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永明体”又称新体诗,是从诗歌声律高度提出的一个概念。(1)近代在甘肃敦煌石窟发现的唐及五代词,多为民间词作,有少数文人作品。(3)题材广泛,想象丰富,比喻贴切,语言通俗,生活气息浓厚。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汉代辞赋类作品,从其内容和表现形式看,存在两种类型:(1)以抒情述志为主,体式基本与先秦的楚辞相同,这类作品一般被称为“骚体赋”。(2)以状物摹绘为主,铺排夸饰,文辞富丽,这类作品一般称为“大赋”或“汉赋”。(2)表现游子士人对生存状态的感受及其人生的某些观念。(1)曹丕对七言诗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他的《燕歌行》二首,不仅为乐府产生一新体制,且为中国诗学开一新纪元。(2)曹丕诗歌语言绮丽工练,抒情深婉细腻,形成一种㛹娟婉约的纤丽清新风格,尤善写游子思妇的思乡怀远之情。《燕歌行》即是代表。(1)王昌龄为补反映复杂内容时短章的局限,他创作出了以相关联的多首七绝咏边事的连章组诗。(2)王昌龄观察问题较为敏锐,带有历史的厚重感,还有“绪密思清”的特点。(3)除早年出手不凡的边塞诗外,王昌龄后来创作的送别诗和以女性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也很出色。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1)激情浓烈、想象奇幻。根源现实生活,想象自由驰骋。前半回顾往事,基本实写。后半探索未来道路,激情喷发。(2)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高贵的出身,崇高的理想及其浓烈的情感构成抒情主人公超凡脱俗的完美形象。(3)比兴手法的拓展。把《诗经》片段比兴发展成为连续使用。拓展寄情于物、托物抒情的手法,形成我国文学中著名的香草美人的托喻手法。(4)结构、语言特点。我国古代篇幅最长的抒情诗。围绕诗人忠贞不渝的故国情感和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的主题。跌宕起伏。语言上采用民歌形式,汲取散文笔法。双声叠韵,吸收方言入诗。(1)杜甫的乐府古体诗,除了效法汉魏古乐府取题的用意以“行”写时事外,还能自立新题,独创格调,如《兵车行》。(2)杜甫的写实,既叙事件经过,又用力于细部描写,如《北征》。(3)杜诗的写实,还融入了强烈的抒情,以时事入诗却含有泪水和深情,如《自京赴奉贤县咏怀五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