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自考《工业设计史》精选试题:名词解释

发布日期:2019-07-30 09:52:14 编辑整理:新疆自考网 【字体: 【学历咨询】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名词解释:

1、哥特式:13 世纪后半期,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建筑风格风靡欧洲大陆。哥特式又称高直式,是以其垂直向上的动势为设计特点。哥特式建筑以尖拱取代了罗马式圆拱,宽大的窗子上饰以彩色玻璃宗教画,广泛的运用簇柱、浮雕等层次丰富的装饰。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都是哥特式建筑的杰出代表。

2、巴洛克:16~17 世纪交替的时期,开始流行于意大利的一种设计风格。巴洛克愿意是畸形的珍珠,专指珠宝表面的不平整感。后来被人们用来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代名词。这种风格一反文艺复兴时代艺术的庄严、含蓄、均衡而追求豪华、浮夸和矫揉造作的表面效果,突破了古典艺术的常规。

3、洛可可:愿意是指岩石和贝壳的意思,特指盛行于 18 世纪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的一种艺术风格,主要体现于建筑的室内装饰和家具等设计领域。其基本特征是具有纤细、轻巧的妇女体态的造型、华丽和繁琐的装饰,在构图上有意强调不对称。装饰的题材有自然主义倾向,最喜欢用的是千变万化地舒卷着、纠缠着的草叶,还有蚌壳、蔷薇和棕榈。洛可可式的色彩十分娇艳,如粉绿、粉红、猩红等,线脚多用金色。在法国,洛可可用称为中国装饰。

4、新古典:指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在建筑和设计史上指18 世纪 60 年代开始在欧美盛行的古典形式。新古典追求古典风格和简洁典雅节制的品质以及“高贵的淳朴和壮穆的宏伟”。在建筑上追求建筑物体型的单纯、独立和完整,细节的朴实,形式符合结构逻辑,且减少纯装饰构件,显示了人们对于理性的向往。

5、浪漫主义:指18 世纪下半叶至 19 世纪上半叶活跃于欧洲艺术领域的艺术思潮。源于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带有反抗资本主义制度与大工业生产的情绪,回避现实、向往中世纪的世界观,崇尚传统的文化艺术。在要求发扬个性自由,提倡自然天性的同时,用中世纪艺术的自然形式来对抗机器产品。浪漫主义追求非凡的趣味和异国情调,特别是东方的情调。

6、美国制造体系:19 世纪中叶,为适应大规模机器生产,在美国发展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这种方式确定了现代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模式和工艺,特点是:标准化产品的大批量生产;产品零件具有可互换性;在一系列简化了机械操作中使用大功率机械装置等,这就是“美国制造体系”。怀特尼被称为“美国制造体系”之父。

7、标准化与合理化:美国制造体系的演化表明,为了进行批量生产,产品就必须标准化,即部件的尺寸设计应该精密并严格一致,且具有一定程度的互换性。标准化与合理化是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现代工业设计的基础,使设计完全脱离了手工艺设计的传统,使生产可以批量,产品零件具有可互换性,产品繁多而不混乱。

8、折衷主义:所谓折衷主义就是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而不拘泥于某种特定风格,所以也被称为“集仿主义”。

9、水晶宫:1851 年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国际工业博览会,由于博览会是在“水晶宫”展览馆中举行的,故称之为“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

10、芝加哥学派:19 世纪70 年代,美国建筑界兴起的一个突出了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导地位,明确了功能与形式的主从关系,力图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使之符合新时代工业化的精神的流派,这就是芝加哥学派。建筑设计的特点是:采用钢铁等新材料以及高层框架等新技术建造摩天大楼,注重内部功能,强调结构的逻辑表现,立面简洁、明确,并采用了整齐排列的大片玻璃窗,突破了传统建筑的沉闷之感。

11.青春风格——在德国,新艺术称为“青春风格”, 得名于《青春》杂志。“青春风格”组织的活动中心设在慕尼黑,这是新艺术转向功能主义的一个重要步骤。在“青春风格”艺术家和设计师的作品中,蜿蜒的曲线因素第一次受到节制,并逐步转变成了几何因素的形式构图。代表人物有雷迈斯克米德、贝伦斯等。

12.维也纳分离派——维也纳分离派是由一群先锋派艺术家、建筑师和设计师组成的团体,成立于1897年,是当时席卷欧洲的无数设计改革运动的组织之一。其代表人物是霍夫曼、莫瑟和奥布里奇。他们宣称要与过去的传统决裂分离,所以成为分离派。这个运动的口号是:“为时代的艺术-艺术应得自由。”

13.德意志制造联盟——成立于1907年,使工业设计真正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突破,它是一个积极推进工业设计的舆论集团,由一群热心设计教育与宣传的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企业家和政治家组成。组织的目标是通过艺术、工业与手工艺的合作,用教育、宣传及对有关问题采取联合行动的方式来提高工业劳动的地位。官员穆特休斯、威尔德、政治家诺曼是其创始人,联盟中最著名的设计师是贝伦斯。

14.样式设计——美国的汽车工业似乎为两个相互矛盾的需求所困扰,一方面对于廉价的追求需要采用标准化的大批量生产;另一方面对于新奇的追求又要求很快的改变型号以保持消费者的兴趣。正是这双重的压力孕育了所谓的“样式设计”,即经常性的改变汽车的外部风格以强调美学外观,这样就产生了“走马灯”式的新型号,而技术零件的生产则可以保持相对稳定。

15.立体主义——立体主义(Cubism)产生并形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法国,它的基本原则是用几何图形(圆柱体、圆锥体、立方体、球体等)来描绘客观世界。把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只是作为一系列各种不同平面、表面的一定分割来理解,这就是立体主义。毕加索是立体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16.未来主义——未来主义(Futurism)是第一次大战之前首先出现于意大利的一个文学艺术思想流派,它对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大加赞赏,对未来充满希望。未来主义否定传统的艺术规律,宣称要创造一种全新的未来艺术,并提出把机器和工业作为现代艺术偶像和主题。

17.风格派——风格派(De Stijl)是活跃于1917—1931年间以荷兰为中心的一场国际艺术运动。风格派艺术从立体主义走向了完全抽象,它对于20世纪的现代艺术、建筑学和设计产生了持久的影响。风格派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即绝对抽象的原则,也就是说艺术应完全消除与任何自然物体的联系,而用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来体现整个宇宙的法则——和谐。这种对于和谐的追求是风格派恒定的目标。代表人物有蒙德里安、里特维尔德等。

18.机器美学——柯布西埃(1分)对于机器的颂扬,在理论上的反映就是“机器美学”。机器美学追求机器造型中的简洁、秩序和几何形式以及机器本身所体现出来的理性和逻辑性,以产生一种标准化的、纯而又纯的模式(2分)。其视觉表现一般是以简单立方体及其变化为基础的,强调直线、空间、比例、体积等要素,并抛弃一切附加的装饰,在机器美学被实际应用到机器本身之前,首先在建筑和一些实用艺术品上得到体现(2分)。

19.艺术装饰风格——艺术装饰风格(Art Deco)是20世纪20—30年代主要的流行风格,它生动地体现了这一时期巴黎的豪华与奢侈。艺术装饰风格以其富丽和新奇的现代感而著称,它实际上并不是一种单一的风格,而是两次大战之间统治装饰艺术潮流的总称, 包括了装饰艺术的各个领域,如家具、珠宝、绘画、图案、书籍装帧、玻璃和陶瓷等,并对工业设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0.流线型风格——20世纪30-40年代(0.5分)在美国(0.5分)流行的一种流行风格 。流线型原是空气动力学名词,用来描述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这种形状能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但在工业设计中,它却成了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而广为流传,不但发展成了一种时尚的汽车美学,而且还渗入到家用产品的领域中(2分)。美国式流线型风格的影响并不局限于美国,它作为美国文化的一个象征(0.5分)。其代表人物有:盖茨、罗维(0.5分)等。

21.双轨制——即一方面在服装、家具、室内设计、手工艺品等设计领域系统地研究传统,以求保持传统风格的延续性;另一方面在高技术的设计领域则按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设计。这些设计在形式上与传统没有直接联系,但设计的基本思维还是受到传统美学观念的影响.

22.当代主义——当代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在家具、室内设计等方面的一种设计美学,对办公机器等的设计具有较大的影响,当代主义的基础仍然是功能主义。它源于美国和斯堪的纳维亚,逐渐取代“实用家具”笨重而朴素的风格。

23.优良设计——工业设计协会有如下的见解:“只有那些最大限度地利用宝贵的劳动力和原材料的设计才是优良设计,……设计是质量标准的一个基本部分,首要的设计问题是它的工作性能如何?第二个问题是它看上去合适吗?优良设计总是考虑生产技术、所用的材料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

24.有机现代主义——在20世纪40-60年代,家具设计常常体现出“有机”的自由形态,而不是刻板、冰冷的几何形,这标志着现代主义的发展已突破了正统的包豪斯风格而开始走向“软化”。这种 “软化”趋势是与斯堪的纳维设计联系在一起的,被称为“有机现代主义”,代表人物沙里宁,代表作品有“胎”椅等。

25.商业性设计——所谓商业性设计就是把设计完全看作一种商业竞争的手段,设计改型不考虑产品的功能因素或内部结构,只追求视觉上的新奇与刺激。

26.理性主义——在设计的多元化潮流中,以设计科学为基础的理性主义占着主导地位(1分)。它强调设计是一项集体的活动,强调对设计过程的理性分析,而不追求任何表面的个人风格,因而体现出一种“无名性”的设计特征。这种设计观念实际上是现代主义的延续和发展。但它与早期现代主义不同,并不着意于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上,而是试图为设计确定一种科学的、系统的理论,即所谓用设计科学来指导设计,从而减少设计中的主观意识。(3分)

代表公司有:荷兰的飞利浦公司、日本的索尼公司、德国的布劳恩公司等

27.新现代主义——所谓“新现代主义”是60年代后,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一种复兴20世纪20—30年代的现代主义、追求几何形式构图和机器风格的一种设计风格。

28.高技术风格——高技术风格是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机器美学,这种美学直接反映了当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征。高技术风格不仅在设计中采用高新技术,而且在美学上鼓吹表现新技术。

29.波普风格——波普风格(Pop)又称流行风格,它代表着20世纪60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波普”是一场广泛的艺术运动,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图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

30.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旨在反抗现代主义纯而又纯的方法论的一场运动,它广泛地体现于文学、哲学、批评理论、建筑及设计领域中。所谓“后现代”并不是指时间上处于“现代”之后,而是针对艺术风格的发展演变而言的。

31.绿色设计——绿色设计产生裕20世纪70年代,源于人们对于现代技术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体现了设计师的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1分)

绿色设计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在设计过程的每一个决策中都充分考虑到环境效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对工业设计而言,绿色设计的核心是“3R”,即Reduce、Recycle和Reuse,不仅要尽量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地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绿色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层面的考虑,更重要的是一种观念上的变革,要求设计师放弃那种过分强调产品在外观上标新立异的做法,而将重点放在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上面,以一种更为负责的方法去创造产品的形态,用更简洁、长久的造型使产品尽可能地延长其使用寿命。

32.解构主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1分)影响欧美各国(1分)的一种设计思想,其从构成主义的字眼中演化出来的,解构主义和构成主义在视觉元素上也有些相似之处,两者都试图强调设计的结构要素。不过构成主义强调的是结构完整性、统一性,个体的构件是为总体的结构服务的;而解构主义则认为个体构件本身就是重要的,因而对单独个体的研究比对于整体结构的研究更重要。(2分)。其代表人物有屈米、盖里等(1分)。

33.减约主义——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种追求极端简单的设计流派兴起,将产品的造型化简到极致,这就是所谓的“减约主义

34.比利时线条:比利时新艺术运动最富有代表性的人物霍尔塔在建筑与室内设计中喜欢用葡萄蔓般相互缠绕和螺旋扭曲的线条,这种起伏有力的线条成了比利时新艺术的代表性特征,被称为“比利时线条”或“鞭线”。

35.地铁风格:法国新艺术的代表人物为巴黎地铁所作的设计,地铁入口的栏杆、灯柱和护柱都采用了起伏卷曲的植物纹样,这些设计被戏称为“地铁风格”。

36.形式追随功能 ——由美国设计师沙利文提出,主张设计形式服从功能的需要,功能不变,形式就不变。功能决定形式,形式体现功能。该论对功能主义设计思想影响很大。

37.红蓝椅——荷兰里特维尔德设计。风格派代表做。将艺术由平面推广到三维空间,13根木条相互垂直,形成基本的结构空间,以螺钉固定,以红、蓝、黑三色为主。


关注新疆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其他人还看了:
免责声明

《新疆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新疆自考-便捷服务

2019年自考《工业设计史》精选试题:名词解释

编辑:新疆自考网  时间:2019-07-30 09:52:14  阅读(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名词解释:

1、哥特式:13 世纪后半期,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建筑风格风靡欧洲大陆。哥特式又称高直式,是以其垂直向上的动势为设计特点。哥特式建筑以尖拱取代了罗马式圆拱,宽大的窗子上饰以彩色玻璃宗教画,广泛的运用簇柱、浮雕等层次丰富的装饰。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都是哥特式建筑的杰出代表。

2、巴洛克:16~17 世纪交替的时期,开始流行于意大利的一种设计风格。巴洛克愿意是畸形的珍珠,专指珠宝表面的不平整感。后来被人们用来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代名词。这种风格一反文艺复兴时代艺术的庄严、含蓄、均衡而追求豪华、浮夸和矫揉造作的表面效果,突破了古典艺术的常规。

3、洛可可:愿意是指岩石和贝壳的意思,特指盛行于 18 世纪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的一种艺术风格,主要体现于建筑的室内装饰和家具等设计领域。其基本特征是具有纤细、轻巧的妇女体态的造型、华丽和繁琐的装饰,在构图上有意强调不对称。装饰的题材有自然主义倾向,最喜欢用的是千变万化地舒卷着、纠缠着的草叶,还有蚌壳、蔷薇和棕榈。洛可可式的色彩十分娇艳,如粉绿、粉红、猩红等,线脚多用金色。在法国,洛可可用称为中国装饰。

4、新古典:指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在建筑和设计史上指18 世纪 60 年代开始在欧美盛行的古典形式。新古典追求古典风格和简洁典雅节制的品质以及“高贵的淳朴和壮穆的宏伟”。在建筑上追求建筑物体型的单纯、独立和完整,细节的朴实,形式符合结构逻辑,且减少纯装饰构件,显示了人们对于理性的向往。

5、浪漫主义:指18 世纪下半叶至 19 世纪上半叶活跃于欧洲艺术领域的艺术思潮。源于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带有反抗资本主义制度与大工业生产的情绪,回避现实、向往中世纪的世界观,崇尚传统的文化艺术。在要求发扬个性自由,提倡自然天性的同时,用中世纪艺术的自然形式来对抗机器产品。浪漫主义追求非凡的趣味和异国情调,特别是东方的情调。

6、美国制造体系:19 世纪中叶,为适应大规模机器生产,在美国发展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这种方式确定了现代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模式和工艺,特点是:标准化产品的大批量生产;产品零件具有可互换性;在一系列简化了机械操作中使用大功率机械装置等,这就是“美国制造体系”。怀特尼被称为“美国制造体系”之父。

7、标准化与合理化:美国制造体系的演化表明,为了进行批量生产,产品就必须标准化,即部件的尺寸设计应该精密并严格一致,且具有一定程度的互换性。标准化与合理化是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现代工业设计的基础,使设计完全脱离了手工艺设计的传统,使生产可以批量,产品零件具有可互换性,产品繁多而不混乱。

8、折衷主义:所谓折衷主义就是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而不拘泥于某种特定风格,所以也被称为“集仿主义”。

9、水晶宫:1851 年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国际工业博览会,由于博览会是在“水晶宫”展览馆中举行的,故称之为“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

10、芝加哥学派:19 世纪70 年代,美国建筑界兴起的一个突出了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导地位,明确了功能与形式的主从关系,力图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使之符合新时代工业化的精神的流派,这就是芝加哥学派。建筑设计的特点是:采用钢铁等新材料以及高层框架等新技术建造摩天大楼,注重内部功能,强调结构的逻辑表现,立面简洁、明确,并采用了整齐排列的大片玻璃窗,突破了传统建筑的沉闷之感。

11.青春风格——在德国,新艺术称为“青春风格”, 得名于《青春》杂志。“青春风格”组织的活动中心设在慕尼黑,这是新艺术转向功能主义的一个重要步骤。在“青春风格”艺术家和设计师的作品中,蜿蜒的曲线因素第一次受到节制,并逐步转变成了几何因素的形式构图。代表人物有雷迈斯克米德、贝伦斯等。

12.维也纳分离派——维也纳分离派是由一群先锋派艺术家、建筑师和设计师组成的团体,成立于1897年,是当时席卷欧洲的无数设计改革运动的组织之一。其代表人物是霍夫曼、莫瑟和奥布里奇。他们宣称要与过去的传统决裂分离,所以成为分离派。这个运动的口号是:“为时代的艺术-艺术应得自由。”

13.德意志制造联盟——成立于1907年,使工业设计真正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突破,它是一个积极推进工业设计的舆论集团,由一群热心设计教育与宣传的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企业家和政治家组成。组织的目标是通过艺术、工业与手工艺的合作,用教育、宣传及对有关问题采取联合行动的方式来提高工业劳动的地位。官员穆特休斯、威尔德、政治家诺曼是其创始人,联盟中最著名的设计师是贝伦斯。

14.样式设计——美国的汽车工业似乎为两个相互矛盾的需求所困扰,一方面对于廉价的追求需要采用标准化的大批量生产;另一方面对于新奇的追求又要求很快的改变型号以保持消费者的兴趣。正是这双重的压力孕育了所谓的“样式设计”,即经常性的改变汽车的外部风格以强调美学外观,这样就产生了“走马灯”式的新型号,而技术零件的生产则可以保持相对稳定。

15.立体主义——立体主义(Cubism)产生并形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法国,它的基本原则是用几何图形(圆柱体、圆锥体、立方体、球体等)来描绘客观世界。把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只是作为一系列各种不同平面、表面的一定分割来理解,这就是立体主义。毕加索是立体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16.未来主义——未来主义(Futurism)是第一次大战之前首先出现于意大利的一个文学艺术思想流派,它对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大加赞赏,对未来充满希望。未来主义否定传统的艺术规律,宣称要创造一种全新的未来艺术,并提出把机器和工业作为现代艺术偶像和主题。

17.风格派——风格派(De Stijl)是活跃于1917—1931年间以荷兰为中心的一场国际艺术运动。风格派艺术从立体主义走向了完全抽象,它对于20世纪的现代艺术、建筑学和设计产生了持久的影响。风格派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即绝对抽象的原则,也就是说艺术应完全消除与任何自然物体的联系,而用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来体现整个宇宙的法则——和谐。这种对于和谐的追求是风格派恒定的目标。代表人物有蒙德里安、里特维尔德等。

18.机器美学——柯布西埃(1分)对于机器的颂扬,在理论上的反映就是“机器美学”。机器美学追求机器造型中的简洁、秩序和几何形式以及机器本身所体现出来的理性和逻辑性,以产生一种标准化的、纯而又纯的模式(2分)。其视觉表现一般是以简单立方体及其变化为基础的,强调直线、空间、比例、体积等要素,并抛弃一切附加的装饰,在机器美学被实际应用到机器本身之前,首先在建筑和一些实用艺术品上得到体现(2分)。

19.艺术装饰风格——艺术装饰风格(Art Deco)是20世纪20—30年代主要的流行风格,它生动地体现了这一时期巴黎的豪华与奢侈。艺术装饰风格以其富丽和新奇的现代感而著称,它实际上并不是一种单一的风格,而是两次大战之间统治装饰艺术潮流的总称, 包括了装饰艺术的各个领域,如家具、珠宝、绘画、图案、书籍装帧、玻璃和陶瓷等,并对工业设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0.流线型风格——20世纪30-40年代(0.5分)在美国(0.5分)流行的一种流行风格 。流线型原是空气动力学名词,用来描述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这种形状能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但在工业设计中,它却成了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而广为流传,不但发展成了一种时尚的汽车美学,而且还渗入到家用产品的领域中(2分)。美国式流线型风格的影响并不局限于美国,它作为美国文化的一个象征(0.5分)。其代表人物有:盖茨、罗维(0.5分)等。

21.双轨制——即一方面在服装、家具、室内设计、手工艺品等设计领域系统地研究传统,以求保持传统风格的延续性;另一方面在高技术的设计领域则按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设计。这些设计在形式上与传统没有直接联系,但设计的基本思维还是受到传统美学观念的影响.

22.当代主义——当代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在家具、室内设计等方面的一种设计美学,对办公机器等的设计具有较大的影响,当代主义的基础仍然是功能主义。它源于美国和斯堪的纳维亚,逐渐取代“实用家具”笨重而朴素的风格。

23.优良设计——工业设计协会有如下的见解:“只有那些最大限度地利用宝贵的劳动力和原材料的设计才是优良设计,……设计是质量标准的一个基本部分,首要的设计问题是它的工作性能如何?第二个问题是它看上去合适吗?优良设计总是考虑生产技术、所用的材料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

24.有机现代主义——在20世纪40-60年代,家具设计常常体现出“有机”的自由形态,而不是刻板、冰冷的几何形,这标志着现代主义的发展已突破了正统的包豪斯风格而开始走向“软化”。这种 “软化”趋势是与斯堪的纳维设计联系在一起的,被称为“有机现代主义”,代表人物沙里宁,代表作品有“胎”椅等。

25.商业性设计——所谓商业性设计就是把设计完全看作一种商业竞争的手段,设计改型不考虑产品的功能因素或内部结构,只追求视觉上的新奇与刺激。

26.理性主义——在设计的多元化潮流中,以设计科学为基础的理性主义占着主导地位(1分)。它强调设计是一项集体的活动,强调对设计过程的理性分析,而不追求任何表面的个人风格,因而体现出一种“无名性”的设计特征。这种设计观念实际上是现代主义的延续和发展。但它与早期现代主义不同,并不着意于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上,而是试图为设计确定一种科学的、系统的理论,即所谓用设计科学来指导设计,从而减少设计中的主观意识。(3分)

代表公司有:荷兰的飞利浦公司、日本的索尼公司、德国的布劳恩公司等

27.新现代主义——所谓“新现代主义”是60年代后,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一种复兴20世纪20—30年代的现代主义、追求几何形式构图和机器风格的一种设计风格。

28.高技术风格——高技术风格是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机器美学,这种美学直接反映了当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征。高技术风格不仅在设计中采用高新技术,而且在美学上鼓吹表现新技术。

29.波普风格——波普风格(Pop)又称流行风格,它代表着20世纪60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波普”是一场广泛的艺术运动,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图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

30.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旨在反抗现代主义纯而又纯的方法论的一场运动,它广泛地体现于文学、哲学、批评理论、建筑及设计领域中。所谓“后现代”并不是指时间上处于“现代”之后,而是针对艺术风格的发展演变而言的。

31.绿色设计——绿色设计产生裕20世纪70年代,源于人们对于现代技术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体现了设计师的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1分)

绿色设计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在设计过程的每一个决策中都充分考虑到环境效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对工业设计而言,绿色设计的核心是“3R”,即Reduce、Recycle和Reuse,不仅要尽量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地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绿色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层面的考虑,更重要的是一种观念上的变革,要求设计师放弃那种过分强调产品在外观上标新立异的做法,而将重点放在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上面,以一种更为负责的方法去创造产品的形态,用更简洁、长久的造型使产品尽可能地延长其使用寿命。

32.解构主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1分)影响欧美各国(1分)的一种设计思想,其从构成主义的字眼中演化出来的,解构主义和构成主义在视觉元素上也有些相似之处,两者都试图强调设计的结构要素。不过构成主义强调的是结构完整性、统一性,个体的构件是为总体的结构服务的;而解构主义则认为个体构件本身就是重要的,因而对单独个体的研究比对于整体结构的研究更重要。(2分)。其代表人物有屈米、盖里等(1分)。

33.减约主义——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种追求极端简单的设计流派兴起,将产品的造型化简到极致,这就是所谓的“减约主义

34.比利时线条:比利时新艺术运动最富有代表性的人物霍尔塔在建筑与室内设计中喜欢用葡萄蔓般相互缠绕和螺旋扭曲的线条,这种起伏有力的线条成了比利时新艺术的代表性特征,被称为“比利时线条”或“鞭线”。

35.地铁风格:法国新艺术的代表人物为巴黎地铁所作的设计,地铁入口的栏杆、灯柱和护柱都采用了起伏卷曲的植物纹样,这些设计被戏称为“地铁风格”。

36.形式追随功能 ——由美国设计师沙利文提出,主张设计形式服从功能的需要,功能不变,形式就不变。功能决定形式,形式体现功能。该论对功能主义设计思想影响很大。

37.红蓝椅——荷兰里特维尔德设计。风格派代表做。将艺术由平面推广到三维空间,13根木条相互垂直,形成基本的结构空间,以螺钉固定,以红、蓝、黑三色为主。


关注新疆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新疆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