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自考《水产繁殖育苗技术》专项复习题:名词解释

发布日期:2019-07-30 15:26:58 编辑整理:新疆自考网 【字体: 【学历咨询】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名词解释

1水产动物育种:是指应用各种遗传学方法,改造水产动物(aquatic animals)的遗传结构,育出适合人类需要的品种的过程。

2 过渡品种:介于原始品种和育成品种之间的中间类型它是由原始品种经过某种程度的人工改良而产生。

3 品系:品系是指来源于一个亲本对(或共同祖先)、具有一定特点、能够稳定遗传、拥有一定数量的群体。

4 品种:品种是人类根据自身需要创造出的一种生产资料,一般是指经多代人工选择育成,具有遗传稳定、优良经济性状及具有有别于原种或同种内其他群体的表型性状的水生动物群体。

5 地方品系:在品种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动物群体的不断扩大,分布区域也会逐步扩大,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饲养管理水平和方式的区别,品种内会出现差异。具有这样差异的类群可以称为地方品系。

6 近亲交配系(自交系):由连续的同胞交配及回交形成的系统称为近交系,是为杂种优势利用或实验动物的培育而生产的纯系。

7 单系:由一个系祖与多个个体交配发展而来的群体。一般是为了利用该系祖某一优良的性状,其后代称为单系,其中每个个体均有此系祖的遗传基因。

8 群系:一个品系的系祖是一个群体。一般是先建设一个基础群体,群体内个体具有所需要的某一或多个性状,然后群体繁育得到的后代即为群系。

9 种群:是指同一物种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占据某一特定空间的一群个体所组成的群集。这些个体通过交配以及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而发生联系,并享有共同的基因库。

10 育成品种:由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出来的一种生产资料,一般是由同一祖先经过严格的人工选择培育而成,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生产性能的群体。

11 自然品种:是指未经任何人工选择或育种活动,经过简单的驯化过程或不经过驯化直接为人类的养殖活动所利用的自然种。

12 原种:指来自模式种水域或其它天然水域并用于增养殖生产的野生水生动物种,以及用于选育种的原始亲本。

13良种:指生长快、肉质好、抗逆性强、性状稳定和适应一定地区自然条件并用于增养殖(栽培)生产的水生动、植物种。它必须具备下列性状:(1)优良经济性状遗传稳定在95%以上;(2)其它表型性状遗传稳定在95%以上。

14 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对物种进行处理,使其发生突变而产生新品种的育种技术 。诱变可以增加变异率,打破旧连锁及进行染色体片断的位移,提高育种效率。

15 种质(germplasm):指决定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

16 种质资源:又称为遗传资源,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用途或价值的遗传材料。

17 物种:从生物学特征角度来看,物种是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和生殖繁衍的一组自然种群,

通过某种隔离机制,使得它们在遗传上同其他类似的一组种群相互隔离着。从种质资源的角度来看,物种就是拥有自然闭锁机制的相对独立的基因库。

18 gene pool:基因库。是指一个物种所含有的总的遗传信息。基因库的数量和质量是种质资源研究不可缺少的内容。

19 genetic diversity:遗传多样性,也称基因多样性。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指种内或种间表现在分子、细胞、个体三个水平的遗传变异度;狭义的遗传多样性指种内不同群体和个体间的遗传变异程度。

20 杂合度:是遗传变异的一个量度,是指基因座上是杂合的个体的平均频率,或称为群体的平均杂合性。

21 蛋白质多态性:指一种蛋白质存在多种不同的变型,这些变型的产生是由于同一基因位点内的突变,产生复等位基因,导致合成不同类型的蛋白质。

22 遗传漂变:对于所有有限大小的种群来说,由于小样本抽样的基因数量有限而导致种群的等位基因频率在世代间发生变化的现象。

23 选择育种:又称系统育种,是根据育种目标,在现有品种或育种材料中选出经济性状优良的个体用于培育新品种的方法。通过不断地对变异的群体进行有目的的选择,以达到主要经济性状的提高和稳定。

24基因迁移:也称为基因移居,是指具有某一基因频率群体的一部分,因某种原因移至基因频率不同的另一群体,并杂交定居,从而改变了群体的基因频率,这种影响也称迁移压力。迁移压力的增强可使某些基因从一个群体有效地散布到另一群体中。大规模的迁移会形成强烈的迁移压力引起群体遗传结构的改变。

25 纯系学说:丹麦植物学家(W.L.Jonannsen)在1903年提出来的,是纯系育种方法的理论基础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在纯系的混合物中选择有效以及同一纯系内继续选择无效。

26质量性状:是指品种的一系列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呈间断变异的性状。一般认为其表现型由染色体上的一对或少数几对等位基因控制,呈显、隐性关系,易于观察区别,且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而选择相对比较容易。

27数量性状:是指那些占多数、呈连续变异、个体间表现的差异只能用数量来区别的客观指标,如体长、体重、生长量和生产量等一系列的变异性状。数量性状受多个微效基因控制,其遗传情况比较复杂,而且其表型受环境影响较大。

28 测交:F1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用来测定F1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

29 伴性遗传:当基因位于决定性别的性染色体上的时候,它的遗传就与性别密切联系起来,这种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现象叫做伴性遗传,也叫性连锁遗传。

30 同型配子:生殖母细胞中的两个性染色体如果相同,经减数分裂所产生的配子也相同,这类配子称为同型配子。产生同型配子的性别称为同配性别。

31 异型配子:生殖母细胞中两个性染色体不同则产生两种不同的配子称异型配子。

32 加性效应值:就是影响数量性状的多个微效基因的基因型值的累加,也称性状的育种值,是性状表型值的主要成分。

33 留种率:即选择压力,是指选作育种对象的个体数(n)占选择前群体总个体数(N)的百分比值,即P(%)=n/N×100。

34 一因多效:指的是染色体上一个或一对基因影响生物多种性状的表型。由一因多效造成的遗传相关能够稳定遗传。

35 连锁不平衡:在某一群体中,不同座位上某两个等位基因出现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称连锁)的频率与预期的随机频率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称连锁不平衡 。

36 家系选择:从混有不同类型的原始群里选出优良个体留种,建立若干家系并繁殖后代,家系内逐代淘汰劣质个体,家系间逐步淘汰劣质家系,选留超越原始群体及对照品种、符合原定选择指标的优良家系,进而参加品系产量测定,称为家系选择。

37 个体选择:以个体为单位,以每一个体的表型值大小为准绳,将入选个体混养在一起,任其交配繁殖子1代,再从后代中选择表现型好的个体闭锁繁育子2代,如此反复进行,直至形成新品种,又称为集体选择或群体选择。

38育种值:决定子代平均基因型值的是它们亲本的基因,因此对一个个体的遗传评价,必须从它的子代的平均数值加以判断,并把子代距母本群体平均数的平均离差(离差也叫差量,是单项数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平均离差即各离差的均值)的两倍值称为育种值。

39 育成杂交:所谓育成杂交,就是指将分属不同品种(品系或自然种)、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随机组合,形成各种不同的基因型,再通过定向选择育成集双亲优良性状于一体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其遗传机理是基因重组和互作。

40 简单育成杂交:简单育成杂交又称增殖杂交,是根据当地、当时的自然条件、生产需要以及原地方品种品质等条件的限制,从客观上来确定育种目标,应用相应的两个或多个品种,使它们各参加杂交一次,并结合定向选育,将不同品种的优点综合到新品种中的一种杂交育种方法。可分成二品种简单育成杂交和多品种简单育成杂交。

41级进育成杂交:又称吸收杂交、改造杂交、渐渗杂交,是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生产需要以及原有地方品种品质等所客观确定的育种目标,将一个品种的基因逐渐引进到另一个品种的基因库中的过程。

42 引入育成杂交:又称导入杂交、改良杂交,是为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或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生产需要以及原有地方品种品质等所客观确定的育种目标,通过引入品种对原有地方品种的某些缺点加以改良而使用的杂交方式。

43一般配合力: 是指某一亲本品种与其他若干品种杂交后,杂种后代在某个性状上的平均表现。一般配合力高的性状反映了亲本品种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加性效应大,不仅其杂种第一代的表型数值与双亲平均值有密切关系,而且随着世代的增加,基因型的纯合,增效基因的逐代累加,有可能选出稳定的超亲重组型。

44特殊配合力:指某特定组合的实际产量,与根据其双亲的一般配合力算得的理论值的偏差。它受基因的显性效应和非等位基因互作效应控制。

45回交育种:回交育种是指两品种(品系)杂交后,通过用杂种与亲本之一连续多代重复杂交,把亲本的某些特定性状导人另一亲本的育种方法。

46 杂种优势:所谓杂种优势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遗传类型的个体杂交所产生的杂种第一代,往往在生活力、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等方面优于两个亲本种群平均值的现象。

47 经济杂交:由于杂种在第二代会表现出基因型的分离进而失去优势的生活力和生产性能,同时失去表现型的一致性,因此杂种优势只能利用一代。这种只利用第一代杂交种的优势来进行养殖生产的杂交称为经济杂交,又称杂种优势的利用。

48 轮回经济杂交:是将参加杂交的各原始亲本品种轮流地(或交叉地)与各代杂种进行回交,以在各代都获得经济杂种,并保留一部分作种用,以再与另一原始亲本品种回交的一种周而复始的经济杂交方式,以保证后代的杂种优势。

49杂交不孕:是指不可交配性,即由于亲缘关系远,使两个物种的生殖细胞产生配子隔离而不能正常受精、胚胎不能正常发育,因而不能获得有生活力的后代。

50杂种不育:是指亲缘关系较远的物种彼此杂交能够获得杂种,但因其生理功能不协调,生殖系统遭受干扰,使杂种不能繁殖后代或繁殖力很低的现象。

51染色体组:生物在有性繁殖过程中,或者是生物体世代交替中,能维持配子正常功能的、最低数目的一套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或基因组。

52 同源染色体:在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 来自父本和母本的两个染色体组,称为同源染色体。

53 同源多倍体:从来源上分析,如果加倍的染色体来自于同一物种或在原有染色体组的基础上加倍而成,则称为同源多倍体。

54 雌核发育:是指卵子在精子的刺激下,依靠自身的细胞核发育成个体的一种有性生殖方式。

55 人工雌核发育:是指用遗传失活的精子激活卵子的发育,精子不参与合子核的形成,卵子仅靠雌核发育成胚胎的现象。

56 Hertwig效应:采用物理射线处理精子时,通常伴随着照射剂量的增高, 受精后胚胎的成活率降低;当照射超过某一剂量时,成活率反而回升,这种现象称作Hertwig效应

57 中心粒:是中心体的主要结构,位于核附近由9组三联体微管围成的成对圆筒状结构,即一个中心体含有一对中心粒,且互相垂直形成"L"形排列。

58 雄核发育:是指通过用放射线照射等方法完全破坏卵核,仅把卵子作为营养源,依靠精子由来的精核发育成胚胎的现象。

59 性别控制:是通过人工处理改变水产动物遗传性别所主导的发育方向,使个体或群体的性别按照人类设计的方向发展,进而成为单一性别或群体处于不育状态的群体的方法。是利用水产动物不同性别之间生产性能的差异来提高生产效果的一种方法。

60个体发育:指多细胞生物体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形成,直到性成熟等过程。

61系统发育:也称系统发展,是指某一个类群起源后的发展演变的历史。生物的个体发是

对其系统发育的反映。

62驯化:人类按照自身的意志,将野生动、植物培育成家养动物或栽培植物的过程称为驯化。驯化的实质是生物的遗传、选择(包括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变异与隔离诸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使生物自身不断地发生变化,不断产生新的适应类型。

63极端驯化:又称激进式驯化或直接驯化,是指直接将欲驯化的生物置于需适应的极端环

境中进行驯化的方式。

64渐进式驯化:又称为过渡性驯化,是指被驯化对象通过阶梯式的条件训练逐步地适应新

的环境的过程。渐进式驯化的过程是连续而温和的,每个阶梯的环境变化压力都

以其多数个体能够容忍为度。

65生物入侵:生物入侵是指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从其原生地,经自然或人为的途径,传播到另一个环境定居、繁殖和扩散,最终明显影响或改变迁居地的生态环境的事件。

66选择差:指已选择个体性状的平均值与选择前整个群体该性状平均值间的差数。

67选择强度:是标准化的选择差,在数值上等于选择差(S)除以被选择群体的表型值标准差 (δ,即I=s/δ) 。

68选择压力:是指选作育种对象的个体数(n)占选择前群体总个体数(N)的百分比值,即 P(%)=n/N×100,又称留种率。

69选择反应:是一种衡量选择效果的指标,指受选择性状经一世代的选择后,性状平均值的变化情况,在数值上等于选择亲本所繁殖的子代表型平均值(Yf)减去选择前群体的表型平均值(Y),即R=Yf-Y。

70世代间隔:是指子代出生时其父母的平均年龄。

71指数选择法:指综合各性状,依其重要性和各性状的优势,用记分或评点方式,或对各种性能的判据加权后相加得出一个综合性的判据(指数),以此为标准,把达到综合评点或指数的个体留种。

72表型相关:就是两个数量性状表型变量间的相关。

73杂交育种:通过不同品种间杂交创造新变异,并对杂种后代培育、选择以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74环境相关:由于两个性状受个体所处相同环境造成的相关,称之为环境相关

75转基因品种: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将某些对目标动物有利的基因整合进动物的基因组已经成为可能。

76 细胞工程:以细胞培养和细胞操作为基础,在细胞水平上(包括染色体和细胞器水平),

按照人们的愿望,应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理论和技术,有计划地控

制、改造细胞,使细胞的某些遗传特性发生改变的技术体系。

77 细胞融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同或不同的细胞合并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工程中的核心技术 ,可以发生在体内或离体条件下。细胞融合过程可以发生在体内(自然条件下),如受精过程。

78 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 指由不同B细胞克隆产生的针对抗原物质中多种抗原决定簇的多种抗体混合物。如:免疫血清(含多种特异性抗体)。

79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McAb):由单一克隆B细胞杂交瘤产生的,只识别抗原分子某一特定抗原决定簇的特异性抗体。

80 单克隆抗体技术:用骨髓瘤细胞与经特定抗源免疫刺激的B淋巴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既能象骨髓瘤细胞那样在体外无限增殖,又具有B淋巴细胞

产生特异性抗体的能力。因此,单克隆抗体技术又称为杂交瘤技术。

81 细胞核移植:应用显微操作技术,将一种动物的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到同种或异种动物的去核(或核已灭活)卵母细胞内,并使其分裂、分化、发育成胚胎甚至成体的技术。

82 基因工程:是指在基因水平上的操作并改变生物遗传特性的技术,也即是指按人们的需要,用类似工程设计的方法,将不同来源的基因(DNA分子)在体外构建成杂

种DNA分子,然后导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和表达的操作。

83转基因: 是指在DNA操作过程中整合到动、植物受体细胞染色体上的外源基因。

84转基因技术:是指在DNA操作过程中用到的:重组子构建技术、重组分子导入动植物体内的转化技术、转基因在受体细胞染色体上的稳定整合及可靠表达技术。

85遗传标记(Genetic markers):可以明确反映遗传多态性的生物特征。两个基本特征:遗传性,可识别性。

86遗传多态性:在经典遗传学中,是指等位基因的变(差)异;在现代遗传学中,是指基因组中任何座位上的相对差异或者是DNA序列的差异。

87 同工酶:一个以上基因座位编码的酶的不同形式,具有功能相同而结构和理化性质不同的一类酶。

88等位酶:同一基因座上的不同等位基因编码的同工酶。

89分子遗传学标记:以DNA多态性为基础的遗传标记,即能反映个体或种群间差异特征的DNA片段。

90显性标记(dominant markers):指F1的多态性片段与其亲本之一完全相同。如RAPD、AFLP、ISSR等。

91共显性标记(co-dominant markers):指双亲的两个以上分子量不同的多态性片段均在F1中表现。如RFLP、SSR、SCAR等。

92遗传多样性:广义上,指生物所携带遗传信息的总和,即各种生物拥有的多种多样的遗传信息,包括生物种内或种间表现在分子、细胞、个体三个水平的遗传变异度;

狭义上,指种内不同群体之间或一个群体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不仅指遗传变异程度的高低,而且包括遗传变异的分布格局,即群体的遗传结构。在一个群体

中,存在着两个或多个有着相当高频率(大于1%)的等位基因。

93遗传连锁图谱:以染色体重组交换为基础,以遗传标记为路标,以两位点间的重组值作为遗传标记间的距离来建立的图谱。

94基因定位:就是寻找与目的的基因紧密连锁的遗传标记并确定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高密度遗传连锁图的建立使目的基因的定位更为方便。

95 分子遗传学标记辅助选择(MAS):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育种技术,通过与目标性状紧密边锁的DNA分子标记对目标性状进行了间接选择的现代育种技术。

96 群体品种:指品种的繁育群体大,以随机方式进行繁殖后代的品种,群体内多个个体的遗传基础具有杂合性。

97 杂交种:指经严格筛选后配制的杂交优势组合的F1群体。基因高度杂合,群体表现出较强的生产性能优势。杂交种不能稳定遗传,F2代发生分离,生产性能严重下降。

98 纯系品种:指生产上利用的遗传基础基本相同、基因基本纯合的品种。水产养殖上的纯系品种有两大类:雌核发育、高度近交。

99 品种混杂:指品种内具有了一些本品种不应该具有的基因或遗传物质,使品种表现出非本品种固有的性状和性能,同时,也降低了品种的生产性能。

100 近亲系数:是指一个个体在某个基因座位上从上代得到两个遗传上等同的等位基因——即由一个祖先携带的一个等位基因的两份拷贝的机率。同一座位的两个基因

如果分别来自无亲缘关系的两个祖先,尽管这两个基因的结构相同,但不是遗传上等同的,只有同一祖先的特定基因的两个拷贝,才称为遗传上等同。因此,纯合体不一定是遗传上等同的。

101 有效群体:一个群体内所有参与下一世代形成过程的雌雄个体的总合。有效群体越小,近交系数越大。


关注新疆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其他人还看了:
免责声明

《新疆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新疆自考-便捷服务

2019年自考《水产繁殖育苗技术》专项复习题:名词解释

编辑:新疆自考网  时间:2019-07-30 15:26:58  阅读(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名词解释

1水产动物育种:是指应用各种遗传学方法,改造水产动物(aquatic animals)的遗传结构,育出适合人类需要的品种的过程。

2 过渡品种:介于原始品种和育成品种之间的中间类型它是由原始品种经过某种程度的人工改良而产生。

3 品系:品系是指来源于一个亲本对(或共同祖先)、具有一定特点、能够稳定遗传、拥有一定数量的群体。

4 品种:品种是人类根据自身需要创造出的一种生产资料,一般是指经多代人工选择育成,具有遗传稳定、优良经济性状及具有有别于原种或同种内其他群体的表型性状的水生动物群体。

5 地方品系:在品种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动物群体的不断扩大,分布区域也会逐步扩大,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饲养管理水平和方式的区别,品种内会出现差异。具有这样差异的类群可以称为地方品系。

6 近亲交配系(自交系):由连续的同胞交配及回交形成的系统称为近交系,是为杂种优势利用或实验动物的培育而生产的纯系。

7 单系:由一个系祖与多个个体交配发展而来的群体。一般是为了利用该系祖某一优良的性状,其后代称为单系,其中每个个体均有此系祖的遗传基因。

8 群系:一个品系的系祖是一个群体。一般是先建设一个基础群体,群体内个体具有所需要的某一或多个性状,然后群体繁育得到的后代即为群系。

9 种群:是指同一物种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占据某一特定空间的一群个体所组成的群集。这些个体通过交配以及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而发生联系,并享有共同的基因库。

10 育成品种:由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出来的一种生产资料,一般是由同一祖先经过严格的人工选择培育而成,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生产性能的群体。

11 自然品种:是指未经任何人工选择或育种活动,经过简单的驯化过程或不经过驯化直接为人类的养殖活动所利用的自然种。

12 原种:指来自模式种水域或其它天然水域并用于增养殖生产的野生水生动物种,以及用于选育种的原始亲本。

13良种:指生长快、肉质好、抗逆性强、性状稳定和适应一定地区自然条件并用于增养殖(栽培)生产的水生动、植物种。它必须具备下列性状:(1)优良经济性状遗传稳定在95%以上;(2)其它表型性状遗传稳定在95%以上。

14 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对物种进行处理,使其发生突变而产生新品种的育种技术 。诱变可以增加变异率,打破旧连锁及进行染色体片断的位移,提高育种效率。

15 种质(germplasm):指决定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

16 种质资源:又称为遗传资源,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用途或价值的遗传材料。

17 物种:从生物学特征角度来看,物种是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和生殖繁衍的一组自然种群,

通过某种隔离机制,使得它们在遗传上同其他类似的一组种群相互隔离着。从种质资源的角度来看,物种就是拥有自然闭锁机制的相对独立的基因库。

18 gene pool:基因库。是指一个物种所含有的总的遗传信息。基因库的数量和质量是种质资源研究不可缺少的内容。

19 genetic diversity:遗传多样性,也称基因多样性。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指种内或种间表现在分子、细胞、个体三个水平的遗传变异度;狭义的遗传多样性指种内不同群体和个体间的遗传变异程度。

20 杂合度:是遗传变异的一个量度,是指基因座上是杂合的个体的平均频率,或称为群体的平均杂合性。

21 蛋白质多态性:指一种蛋白质存在多种不同的变型,这些变型的产生是由于同一基因位点内的突变,产生复等位基因,导致合成不同类型的蛋白质。

22 遗传漂变:对于所有有限大小的种群来说,由于小样本抽样的基因数量有限而导致种群的等位基因频率在世代间发生变化的现象。

23 选择育种:又称系统育种,是根据育种目标,在现有品种或育种材料中选出经济性状优良的个体用于培育新品种的方法。通过不断地对变异的群体进行有目的的选择,以达到主要经济性状的提高和稳定。

24基因迁移:也称为基因移居,是指具有某一基因频率群体的一部分,因某种原因移至基因频率不同的另一群体,并杂交定居,从而改变了群体的基因频率,这种影响也称迁移压力。迁移压力的增强可使某些基因从一个群体有效地散布到另一群体中。大规模的迁移会形成强烈的迁移压力引起群体遗传结构的改变。

25 纯系学说:丹麦植物学家(W.L.Jonannsen)在1903年提出来的,是纯系育种方法的理论基础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在纯系的混合物中选择有效以及同一纯系内继续选择无效。

26质量性状:是指品种的一系列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呈间断变异的性状。一般认为其表现型由染色体上的一对或少数几对等位基因控制,呈显、隐性关系,易于观察区别,且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而选择相对比较容易。

27数量性状:是指那些占多数、呈连续变异、个体间表现的差异只能用数量来区别的客观指标,如体长、体重、生长量和生产量等一系列的变异性状。数量性状受多个微效基因控制,其遗传情况比较复杂,而且其表型受环境影响较大。

28 测交:F1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用来测定F1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

29 伴性遗传:当基因位于决定性别的性染色体上的时候,它的遗传就与性别密切联系起来,这种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现象叫做伴性遗传,也叫性连锁遗传。

30 同型配子:生殖母细胞中的两个性染色体如果相同,经减数分裂所产生的配子也相同,这类配子称为同型配子。产生同型配子的性别称为同配性别。

31 异型配子:生殖母细胞中两个性染色体不同则产生两种不同的配子称异型配子。

32 加性效应值:就是影响数量性状的多个微效基因的基因型值的累加,也称性状的育种值,是性状表型值的主要成分。

33 留种率:即选择压力,是指选作育种对象的个体数(n)占选择前群体总个体数(N)的百分比值,即P(%)=n/N×100。

34 一因多效:指的是染色体上一个或一对基因影响生物多种性状的表型。由一因多效造成的遗传相关能够稳定遗传。

35 连锁不平衡:在某一群体中,不同座位上某两个等位基因出现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称连锁)的频率与预期的随机频率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称连锁不平衡 。

36 家系选择:从混有不同类型的原始群里选出优良个体留种,建立若干家系并繁殖后代,家系内逐代淘汰劣质个体,家系间逐步淘汰劣质家系,选留超越原始群体及对照品种、符合原定选择指标的优良家系,进而参加品系产量测定,称为家系选择。

37 个体选择:以个体为单位,以每一个体的表型值大小为准绳,将入选个体混养在一起,任其交配繁殖子1代,再从后代中选择表现型好的个体闭锁繁育子2代,如此反复进行,直至形成新品种,又称为集体选择或群体选择。

38育种值:决定子代平均基因型值的是它们亲本的基因,因此对一个个体的遗传评价,必须从它的子代的平均数值加以判断,并把子代距母本群体平均数的平均离差(离差也叫差量,是单项数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平均离差即各离差的均值)的两倍值称为育种值。

39 育成杂交:所谓育成杂交,就是指将分属不同品种(品系或自然种)、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随机组合,形成各种不同的基因型,再通过定向选择育成集双亲优良性状于一体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其遗传机理是基因重组和互作。

40 简单育成杂交:简单育成杂交又称增殖杂交,是根据当地、当时的自然条件、生产需要以及原地方品种品质等条件的限制,从客观上来确定育种目标,应用相应的两个或多个品种,使它们各参加杂交一次,并结合定向选育,将不同品种的优点综合到新品种中的一种杂交育种方法。可分成二品种简单育成杂交和多品种简单育成杂交。

41级进育成杂交:又称吸收杂交、改造杂交、渐渗杂交,是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生产需要以及原有地方品种品质等所客观确定的育种目标,将一个品种的基因逐渐引进到另一个品种的基因库中的过程。

42 引入育成杂交:又称导入杂交、改良杂交,是为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或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生产需要以及原有地方品种品质等所客观确定的育种目标,通过引入品种对原有地方品种的某些缺点加以改良而使用的杂交方式。

43一般配合力: 是指某一亲本品种与其他若干品种杂交后,杂种后代在某个性状上的平均表现。一般配合力高的性状反映了亲本品种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加性效应大,不仅其杂种第一代的表型数值与双亲平均值有密切关系,而且随着世代的增加,基因型的纯合,增效基因的逐代累加,有可能选出稳定的超亲重组型。

44特殊配合力:指某特定组合的实际产量,与根据其双亲的一般配合力算得的理论值的偏差。它受基因的显性效应和非等位基因互作效应控制。

45回交育种:回交育种是指两品种(品系)杂交后,通过用杂种与亲本之一连续多代重复杂交,把亲本的某些特定性状导人另一亲本的育种方法。

46 杂种优势:所谓杂种优势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遗传类型的个体杂交所产生的杂种第一代,往往在生活力、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等方面优于两个亲本种群平均值的现象。

47 经济杂交:由于杂种在第二代会表现出基因型的分离进而失去优势的生活力和生产性能,同时失去表现型的一致性,因此杂种优势只能利用一代。这种只利用第一代杂交种的优势来进行养殖生产的杂交称为经济杂交,又称杂种优势的利用。

48 轮回经济杂交:是将参加杂交的各原始亲本品种轮流地(或交叉地)与各代杂种进行回交,以在各代都获得经济杂种,并保留一部分作种用,以再与另一原始亲本品种回交的一种周而复始的经济杂交方式,以保证后代的杂种优势。

49杂交不孕:是指不可交配性,即由于亲缘关系远,使两个物种的生殖细胞产生配子隔离而不能正常受精、胚胎不能正常发育,因而不能获得有生活力的后代。

50杂种不育:是指亲缘关系较远的物种彼此杂交能够获得杂种,但因其生理功能不协调,生殖系统遭受干扰,使杂种不能繁殖后代或繁殖力很低的现象。

51染色体组:生物在有性繁殖过程中,或者是生物体世代交替中,能维持配子正常功能的、最低数目的一套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或基因组。

52 同源染色体:在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 来自父本和母本的两个染色体组,称为同源染色体。

53 同源多倍体:从来源上分析,如果加倍的染色体来自于同一物种或在原有染色体组的基础上加倍而成,则称为同源多倍体。

54 雌核发育:是指卵子在精子的刺激下,依靠自身的细胞核发育成个体的一种有性生殖方式。

55 人工雌核发育:是指用遗传失活的精子激活卵子的发育,精子不参与合子核的形成,卵子仅靠雌核发育成胚胎的现象。

56 Hertwig效应:采用物理射线处理精子时,通常伴随着照射剂量的增高, 受精后胚胎的成活率降低;当照射超过某一剂量时,成活率反而回升,这种现象称作Hertwig效应

57 中心粒:是中心体的主要结构,位于核附近由9组三联体微管围成的成对圆筒状结构,即一个中心体含有一对中心粒,且互相垂直形成"L"形排列。

58 雄核发育:是指通过用放射线照射等方法完全破坏卵核,仅把卵子作为营养源,依靠精子由来的精核发育成胚胎的现象。

59 性别控制:是通过人工处理改变水产动物遗传性别所主导的发育方向,使个体或群体的性别按照人类设计的方向发展,进而成为单一性别或群体处于不育状态的群体的方法。是利用水产动物不同性别之间生产性能的差异来提高生产效果的一种方法。

60个体发育:指多细胞生物体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形成,直到性成熟等过程。

61系统发育:也称系统发展,是指某一个类群起源后的发展演变的历史。生物的个体发是

对其系统发育的反映。

62驯化:人类按照自身的意志,将野生动、植物培育成家养动物或栽培植物的过程称为驯化。驯化的实质是生物的遗传、选择(包括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变异与隔离诸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使生物自身不断地发生变化,不断产生新的适应类型。

63极端驯化:又称激进式驯化或直接驯化,是指直接将欲驯化的生物置于需适应的极端环

境中进行驯化的方式。

64渐进式驯化:又称为过渡性驯化,是指被驯化对象通过阶梯式的条件训练逐步地适应新

的环境的过程。渐进式驯化的过程是连续而温和的,每个阶梯的环境变化压力都

以其多数个体能够容忍为度。

65生物入侵:生物入侵是指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从其原生地,经自然或人为的途径,传播到另一个环境定居、繁殖和扩散,最终明显影响或改变迁居地的生态环境的事件。

66选择差:指已选择个体性状的平均值与选择前整个群体该性状平均值间的差数。

67选择强度:是标准化的选择差,在数值上等于选择差(S)除以被选择群体的表型值标准差 (δ,即I=s/δ) 。

68选择压力:是指选作育种对象的个体数(n)占选择前群体总个体数(N)的百分比值,即 P(%)=n/N×100,又称留种率。

69选择反应:是一种衡量选择效果的指标,指受选择性状经一世代的选择后,性状平均值的变化情况,在数值上等于选择亲本所繁殖的子代表型平均值(Yf)减去选择前群体的表型平均值(Y),即R=Yf-Y。

70世代间隔:是指子代出生时其父母的平均年龄。

71指数选择法:指综合各性状,依其重要性和各性状的优势,用记分或评点方式,或对各种性能的判据加权后相加得出一个综合性的判据(指数),以此为标准,把达到综合评点或指数的个体留种。

72表型相关:就是两个数量性状表型变量间的相关。

73杂交育种:通过不同品种间杂交创造新变异,并对杂种后代培育、选择以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74环境相关:由于两个性状受个体所处相同环境造成的相关,称之为环境相关

75转基因品种: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将某些对目标动物有利的基因整合进动物的基因组已经成为可能。

76 细胞工程:以细胞培养和细胞操作为基础,在细胞水平上(包括染色体和细胞器水平),

按照人们的愿望,应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理论和技术,有计划地控

制、改造细胞,使细胞的某些遗传特性发生改变的技术体系。

77 细胞融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同或不同的细胞合并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工程中的核心技术 ,可以发生在体内或离体条件下。细胞融合过程可以发生在体内(自然条件下),如受精过程。

78 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 指由不同B细胞克隆产生的针对抗原物质中多种抗原决定簇的多种抗体混合物。如:免疫血清(含多种特异性抗体)。

79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McAb):由单一克隆B细胞杂交瘤产生的,只识别抗原分子某一特定抗原决定簇的特异性抗体。

80 单克隆抗体技术:用骨髓瘤细胞与经特定抗源免疫刺激的B淋巴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既能象骨髓瘤细胞那样在体外无限增殖,又具有B淋巴细胞

产生特异性抗体的能力。因此,单克隆抗体技术又称为杂交瘤技术。

81 细胞核移植:应用显微操作技术,将一种动物的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到同种或异种动物的去核(或核已灭活)卵母细胞内,并使其分裂、分化、发育成胚胎甚至成体的技术。

82 基因工程:是指在基因水平上的操作并改变生物遗传特性的技术,也即是指按人们的需要,用类似工程设计的方法,将不同来源的基因(DNA分子)在体外构建成杂

种DNA分子,然后导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和表达的操作。

83转基因: 是指在DNA操作过程中整合到动、植物受体细胞染色体上的外源基因。

84转基因技术:是指在DNA操作过程中用到的:重组子构建技术、重组分子导入动植物体内的转化技术、转基因在受体细胞染色体上的稳定整合及可靠表达技术。

85遗传标记(Genetic markers):可以明确反映遗传多态性的生物特征。两个基本特征:遗传性,可识别性。

86遗传多态性:在经典遗传学中,是指等位基因的变(差)异;在现代遗传学中,是指基因组中任何座位上的相对差异或者是DNA序列的差异。

87 同工酶:一个以上基因座位编码的酶的不同形式,具有功能相同而结构和理化性质不同的一类酶。

88等位酶:同一基因座上的不同等位基因编码的同工酶。

89分子遗传学标记:以DNA多态性为基础的遗传标记,即能反映个体或种群间差异特征的DNA片段。

90显性标记(dominant markers):指F1的多态性片段与其亲本之一完全相同。如RAPD、AFLP、ISSR等。

91共显性标记(co-dominant markers):指双亲的两个以上分子量不同的多态性片段均在F1中表现。如RFLP、SSR、SCAR等。

92遗传多样性:广义上,指生物所携带遗传信息的总和,即各种生物拥有的多种多样的遗传信息,包括生物种内或种间表现在分子、细胞、个体三个水平的遗传变异度;

狭义上,指种内不同群体之间或一个群体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不仅指遗传变异程度的高低,而且包括遗传变异的分布格局,即群体的遗传结构。在一个群体

中,存在着两个或多个有着相当高频率(大于1%)的等位基因。

93遗传连锁图谱:以染色体重组交换为基础,以遗传标记为路标,以两位点间的重组值作为遗传标记间的距离来建立的图谱。

94基因定位:就是寻找与目的的基因紧密连锁的遗传标记并确定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高密度遗传连锁图的建立使目的基因的定位更为方便。

95 分子遗传学标记辅助选择(MAS):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育种技术,通过与目标性状紧密边锁的DNA分子标记对目标性状进行了间接选择的现代育种技术。

96 群体品种:指品种的繁育群体大,以随机方式进行繁殖后代的品种,群体内多个个体的遗传基础具有杂合性。

97 杂交种:指经严格筛选后配制的杂交优势组合的F1群体。基因高度杂合,群体表现出较强的生产性能优势。杂交种不能稳定遗传,F2代发生分离,生产性能严重下降。

98 纯系品种:指生产上利用的遗传基础基本相同、基因基本纯合的品种。水产养殖上的纯系品种有两大类:雌核发育、高度近交。

99 品种混杂:指品种内具有了一些本品种不应该具有的基因或遗传物质,使品种表现出非本品种固有的性状和性能,同时,也降低了品种的生产性能。

100 近亲系数:是指一个个体在某个基因座位上从上代得到两个遗传上等同的等位基因——即由一个祖先携带的一个等位基因的两份拷贝的机率。同一座位的两个基因

如果分别来自无亲缘关系的两个祖先,尽管这两个基因的结构相同,但不是遗传上等同的,只有同一祖先的特定基因的两个拷贝,才称为遗传上等同。因此,纯合体不一定是遗传上等同的。

101 有效群体:一个群体内所有参与下一世代形成过程的雌雄个体的总合。有效群体越小,近交系数越大。


关注新疆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新疆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