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自考西医内科学重点知识总结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肺结核】由结合分支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病,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干酪样坏死和空洞形成。常有低热、盗汗、消瘦、咳嗽、咯血等症状,病程长、易复发为其特点。
【临床类型】
一、原发型肺结核。
二、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急性栗粒型肺结核;2.亚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三、继发型肺结核:1.浸润性肺结核;2.空洞性肺结核;3.结核球;4.干酪样肺炎;5.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四、结核性胸膜炎:1.干性胸膜炎;2.渗出性胸膜炎。
五、其他肺外结核。
【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全身中毒症状表现为长期低热,多见于午后,可伴乏力、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面颊潮红、妇女月经失调等。肺部病灶进展播散时,可有高热,多呈稽留热或弛张热。
2.呼吸系统症状:1咳嗽、咳痰;2.咯血;3.胸痛;4.呼吸困难。
3.体征:早期病灶小,多无异常体征。若病变范围较大,叩诊呈浊音,听诊支气管呼吸音和细湿罗音。肺结核好发于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锁骨上下、肩胛间区闻及湿罗音对诊断有极大帮助。巨大空洞可出现带金属调空瓮音。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结核菌检查;2.影像学检查;3.结核菌素(简称结素)试验;4.其他检查。
【诊断】临床表现(慢性咳嗽、咯血、长期低热等)、X线检查及痰结核菌检查等不难对肺结核作出诊断。轻症常缺少特异性症状。
完整诊断包括痰结核菌检查、治疗状况、病变范围及部位。
1.肺结核病分类诊断;
2.痰结核菌检查;
3.治疗情况(明确是初治还是复治,初治为新发现或已知活动性肺结核,凡未经抗结核药治疗或治疗未满1月者。凡初治失败,规则用药满疗程后痰菌复阳、不规则化疗超过1个月、慢性排菌者治疗均列为复治。)
4.病变范围及部位;
5.记录方式。
【鉴别诊断】
1.肺癌:多见40岁以上,可有长期吸烟史,常无毒性症状,有刺激性咳嗽、明显胸痛和进行性消瘦。X线可有特征性改变。脱落细胞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以及活检有助于鉴别诊断。
2.慢性支气管炎:发病年龄较大,常无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而有刺激性咳嗽、咳痰,很少咯血;痰检无结核菌,X线仅见肺纹理改变,抗感染治疗有效。老年肺结核患者常与之共存。
3.肺炎球菌肺炎:急起高热、寒战、咳嗽、胸痛和咳铁锈色痰,X线片可见某一肺段或肺叶密度均匀一致阴影,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痰涂片检查为肺炎球菌,青霉素治疗有效,病程较短。
4.支气管扩张:慢性咳嗽、咳痰和反复咯血史,痰结核菌阴性,X线胸片可无异常发现,或仅见肺纹理增粗或卷发状阴影,CT可确诊。
5.肺脓肿:起病急、发热高、脓痰多,痰中无结核菌,有多种其他菌,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抗生素有效。
【化疗】
1.化疗用药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则和全程使用敏感药物,其中以联合和规则用药最为重要,在执行中不能随意更改药物及缩短疗程,切忌“用用停停”。
2.抗结核药物:全灭菌:1异烟肼;2利福平。半灭菌:3链霉素;4吡嗪酰胺;5乙胺丁醇;6对氨水扬酸钠。
3.化疗方法:1“标准”化疗和短程化疗;2间歇用药与两阶段用药。(强化阶段、巩固阶段)
【疗效判定】以痰结核菌持续3个月转阴为主要指标。X线查病灶吸收、硬结为第二指标。临床症状不能作为指标。
4.慢阻肺:慢支炎临床表现、诊断。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症状、体征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以慢性反复发作行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为特征。国内患病率3.2%,50岁以上高达15%以上。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吸烟高。
【临床表现】一、症状:主要有咳嗽、咳痰、喘息。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病情逐渐加重。起初常在寒冷季节发病,晨起尤著,夏天自然缓解,以后可终年发病。
咳嗽:主要原因是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以及分泌物在支气管腔内的积聚。特征是白天程度轻,早晨重,临睡前出现阵发性咳嗽或排痰。
咳痰:夜间副交感神经相对兴奋,支气管分泌物增多,在支气管腔内蓄积,晨起改变体位,痰液刺激气管引起排痰。呈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状,黏稠不易咳出,量不多,偶可带血。
喘息:部分患者有喘息并伴有哮鸣音。早期无气促现象,随着病情发展,并发COPD或肺气肿后,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气短或呼吸困难,并逐渐加重。
【分型】1.单纯型(咳嗽、咳痰,不伴有喘息)
2.喘息型(咳嗽、咳痰、伴有喘息、哮鸣音,其喘鸣在阵发性咳嗽时加剧,睡眠时明显。)
【分期】1.急性发作期:一周内脓性或黏液脓性痰,量明显增加,伴发热等炎症,或“咳”“痰”“喘”任一加剧。
2.慢性迁延期: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症状,迁延1个月以上者。
3.临床缓解期:症状基本消失或偶有轻微咳嗽,少量咳痰,保持2个月以上者。
X线可见两下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可无异常。
【诊断】主要根据病史和症状。凡有慢性或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至少持续3个月,并连续两年或以上者,在排除其他心、肺疾患(如肺结核、尘肺、支气管哮喘、支扩、肺癌、心脏病等)后,诊断即可成立。如每年持续不足3个月,而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X线、呼吸功能等),亦可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
【特殊类型】
1恶性高血压:发病急骤,多见于中、青年。舒张压≥130mmHg。
2高血压危象:出现剧烈头痛、烦躁、眩晕、心悸、气急、多汗、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或潮红及视力模糊等症状。
(短期内血压急剧升高。舒张压超过120或130mmHg并伴一系列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的临床现象)
(高血压急症:短期内,血压明显升高,舒张压>130mmHg和(或)收缩压>200mmHg伴重度器官功能障碍或不可逆损害。表现为高血压危象或高血压脑病,可发生在其他疾病过程中。)
(高血压重症:指血压虽显著升高但不伴靶器官损害者。)
3高血压脑病:主要表现为血压尤其是舒张压突然升高,有严重头痛、呕吐和意识障碍。
【诊断】主要靠动脉血压测定,目前仍以规范方法下进行水银柱血压计测量作为高血压诊断的标准方法。
必须以非药物状态下两次或以上不同日的血压测量值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排除继发性,方可确诊。
根据血压水平分正常、正常高值血压、和1、2、3级高血压。
目前常用降压药:
1、利尿剂: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尤舍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及心衰伴高血压的治疗。
(1)噻嗪类:氢氯噻嗪、氯噻酮。
(2)袢利尿剂:呋噻米(速尿)
(3)保K利尿:螺内酯、氨苯蝶啶。
2、B-受体阻滞剂: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尤适心率快的中青年,或合并心绞、心梗后的高血压患者。
(美托洛尔(倍他乐克);阿替洛尔(氨酰心安)倍他洛尔、卡维地洛。)
3、钙离子拮抗剂: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尤适用于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
(硝苯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尼群地平、氨氯地平、拉西地平。)
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妊娠高血压、肾动脉狭窄、严重肾功衰竭、高血钾者禁用。
(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赖诺普利、福辛普利、培哚普利)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降压平稳,可与大多数药物合用。(氯沙坦、缬沙坦、伊贝沙坦、坎地沙坦)
6、a受体阻滞剂:重要不良反应是首剂低血压反应、体位性低血压及耐药性。(哌唑嗪、特拉唑嗪)
7、其他:(可乐定,利血平等)。因不良反应多,无心脏、代谢保护,已少用。
8.消化性溃疡:溃疡特点、并发症、治疗措施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临床表现为慢性、周期性、节律性的上腹部疼痛。10%的人曾患过此病。男多于女,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青壮年,胃溃疡多见于中老年,前者发病比后者早10年左右。
【病理】胃(GU)多发生于胃小弯、十二指肠溃疡(DU)多发生于球部,也可以多发,胃或十二指肠发生两处或两处以上的溃疡称为多发性溃疡。胃和十二指肠均发生溃疡称为复合性溃疡。
【症状】
(一)上腹部疼痛:常因精神刺激、过度疲劳、饮食不当、服用药物、气候变化等诱发或加重。
1.疼痛特点:
1慢性:消化性溃疡多反复发作,呈慢性过程,病和很长。
2周期性:上腹部疼痛呈反复周期性发作,尤以十二指肠溃疡(DU)更为明显。发作期和缓解期相交替。一般要秋冬和冬春之交发病。
3节律性:疼痛呈节律性与进食明显相关,DU饥饿时疼痛,多在餐后3小时左右出现,一部分DU患者有午夜痛,常被痛醒。GU疼痛不甚规则,常在餐后1小内发生,至下次餐前自行消失。
【疼痛性质及部位】疼痛可为钝痛、灼痛、胀痛、或饥痛。GU疼痛部分位见于中上腹部或偏左,DU疼痛多位于中上腹部偏右侧。突然发生的疼痛或者疼痛突然加重。疼痛较重,向背部放射,以抗酸治疗不能缓解,应考虑后壁慢性穿透性溃疡。
(二)其他症状:发酸、嗳气、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可有失眠、多汗等全身症状。
【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
无症状型溃疡:约15-20%的患者无任何症状。见于任何年龄,老年人多见。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
复合性溃疡:
幽门管溃疡:
球后溃疡:
【并发症】:
1、出血: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本病出血的发生率在25%-25%,有10%-25%的患者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要表现。
2、穿孔:最常见穿透的器官为胰腺。穿孔的典型临床表现为:突发上腹部疼痛,疼痛剧烈,持续加剧,并迅速向全腹弥漫。常伴恶心呕吐,可有发热,患者多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细速。
3、幽门梗阻:呕吐是幽门梗阻的主要症状呕吐次数不多,但每次呕吐物量多,吐后症状减轻,呕吐物含有发酵性宿食。可伴有反酸、嗳气。上腹部饱胀不适。
4.癌变:罕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有癌变者。癌变易发生于溃疡边缘。
【治疗目的、消除病因、解除症状、愈合溃疡、防止复发和避免并发症。
【治疗措施】包括:1.一般治疗;2.药物治疗;3.并发症治疗;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适当休息,劳逸结合,若无并发症一般无须卧床休息。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1.控酸;2.根除HP;3.保护胃黏膜)十二重点在2和1;GU治疗侧重3。
A、抑制胃酸分泌:1H2受体拮抗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
2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
B、根除HP的治疗:三联疗法:一种PPI或一种胶体铋剂加上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或四环素)、甲硝唑(或替硝唑)3种抗菌药物中的2中。疗程一般为7天。(枸橼酸铋加甲硝唑及四环素被视为标准治疗方案)
【急性肝炎分类】
一、急性黄疸型肝炎:
1.黄疸前期:起病急,畏寒、发热,乏力、纳差、厌油、恶心、腹胀、肝区痛、腹泻、尿黄。
2.黄疸期:巩膜、皮肤出现黄染,2周内达高峰。大便颜色变浅、皮肤瘙痒、心动过慢。肝、脾可有肿大。
3.恢复期:黄疸渐退,症状减轻,食欲好转,肝脾回缩,肝功逐渐恢复正常。
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轻型,无明显症状,发生率高。体检见肝肿大、压痛、肝功异常或HBV阳性。
三、急性重型肝炎:亦称爆发型肝炎,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10天内迅速恶化,
出现:1黄疸迅速加深;2明显出血倾向;3肝脏迅速缩小,可有肝臭;4神经系统症状;5急性肾功能不全(肝肾综合征)
1.血清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又称谷丙转氨酶GPT)
各型急性肝炎在黄疸出现前3周,ALT开始升高,直至黄疸消退后2-4周才恢复正常。
慢性肝炎时ALT可持续或反复升高,有时成为肝损害唯一表现。
重型肝炎患者若黄疸迅速加深而ALT反而下降,则表明肝细胞大量坏死。
2.血清蛋白:肝损害时合成血清白蛋白的功能下降,导致血清白蛋白浓度下降。
慢性肝病血清球蛋白上升,以γ球蛋白升高为主。
白/球(A/G)比值下降,甚至倒置,反映肝功能的显著下降。
白/球(A/G)比值的检测有助于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的诊断。
乙型肝炎标记物:
A、血清免疫学标记物:
1、HBsAg与抗-HBs:HBsAg阳性表明存在现症HBV感染,但HbsAg阴性不能排除HBV感染;抗-HBs阳性提示可能通过预防接种或过去感染产生对HBV的保护性免疫。抗-HBs阴性说明对HBV易感,需要注射疫苗。
2、HbeAg与抗-Hbe:HbeAg持续阳性表明存在HBV活动性复制,提示传染性大,抗-Hbe持续阳性提示HBV复制处于低水平。
3、HbcAg与抗-Hbc:HbcAg阳性意义同HbeAg阳性。抗-Hbc阳性提示过去感染或现在的低水平感染。
B、分子生物学标记:HBV-DNA检测常用斑点交杂法或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阳性表明HBV有活动性复制。
11.肾综:诊断标准、主要治疗措施
肾病综合征:(三高一低:1.低蛋白血症2.尿蛋白高;3.水肿;4.高血脂;。)1和2是必备条件。
1.诊断标准:
A、蛋白尿:尿蛋白每24小时持续≥3.5。
B、低蛋白血症:血浆总蛋白量60<g/L。(低白蛋白血症时血浆白蛋白量≤30g/L)
C、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6.47mmol/L。
D、浮肿。
2.治疗: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为主,但应保持适度床上及床旁活动,以防肢体血管血栓形成。
2.抑制免疫与炎症反应:
1糖皮质激素:常用制剂及用法---目前常用口服药为强的松及强的松龙,静脉用药为甲基强的松龙。
2细胞毒类药:常用的有---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副骨髓抑制、肝脏损害、脱发、精子缺乏等。
3环孢素A:常用剂量—4-6mg/(kg.d)。副停药后易复发,价格昂贵。有肾毒性。
4霉酚酸酯:常用剂量:初始剂量1.5g/d,分3次口服,维持3个月。副轻微上腹不适。
3.对症治疗:
1蛋白尿:常用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苯那普利(洛丁新)10mg/d,血管紧张素酶Ⅱ受体拮抗剂用氯沙坦。
2血栓及高凝状态:尿激酶4-6万u加肝素50mg静脉滴注。
3水肿:a.利尿药的作用机制:袢利尿剂与噻嗪类利尿药。
b.常用制剂:呋塞米口服,20-40mg,每天1-3次,或静脉应用20-200mg.
c.不良反应:本征患者血容量可增加、正常或减少。
12.慢性肾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疾病。
【临床特点】病程长,缓慢进行性。
【特异性】1尿异常(蛋白尿、血尿);2高血压(持续性,中等程度以上);
3水肿(与水钠潴留,低蛋白血症有关);4氮质血症(BUN、肌酐增高)。
【临床表现】
1、本病的临床表现复杂。早期可有乏力、疲倦、腰部酸痛、纳差,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尿液检查可有蛋白增加、不同程度的血尿、或两者兼有。可出现高血压、水肿,甚至有轻微氮质血症。
2、也可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以至出现肾病综合征,部分患者除有上述一般慢性肾炎表现外,突出表现为持续性中等程度以上的高血压,伴有眼底出血、渗出,甚至乳头水肿。
3、易有急性发作倾向,每在病情稳定时,由于呼吸道感染或其他突然的恶性刺激,在短期内(1周)病情急骤恶化,出现大量蛋白尿、甚至肉眼血尿、肾功恶化。
【实验室及其它检查】
1、尿常规:血尿、蛋白尿、管型尿。
蛋白定量超过150mg/24h时称为蛋白尿。
每一高倍视野平均有1-2个红细胞,即为异常,3个以上而尿外观无血色,称镜下血尿。
2、尿蛋白圆盘电泳:慢性肾炎蛋白电泳为中分子、高分子蛋白尿或混合性蛋白尿。
3、尿红细胞相差显微镜和尿红细胞平均容积:如尿常规见血尿则应进行这2项检查,如尿畸形红细胞>80%,尿红细胞MCV<75fl者,可能为肾性血尿。
4、肾功能:肾功能常以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表示,但只有当患者的内生肌酐清除率<50ml/(min.173m2)时,此三项指标才升高。
5、肾穿刺:有条件且无禁忌证;治疗效果欠佳,且病情进展者。
6、肾脏超声:慢性肾炎可为正常或为双肾一致的病变,可有回声增强、双肾缩小等变化。
【白血病分类】
一、按病程缓急和细胞分化程度分类:1.急性白血病(AL);2、慢性白血病(C L)。
二、按白血病细胞的形态和生化特征分类:1、急性白血病;2.慢性白血病;3.特殊类型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
临床表现:
1、起病:高热、贫血、出血倾向。
2、发热和感染:约半数以上患者以发热起病。
3、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瘀斑均为常见症状。
4、贫血。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一般不困难。临床有发热(感染)、出血、贫血等症状,体检有淋巴结、肝脾肿大及胸骨压痛,外周血片有原始细胞,骨髓细胞形态及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其某一系列原始细胞>30%即可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诊断依据】
发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无其他原因可解释;
脑脊液压力增高>200mmH2O;
脑脊液中白细胞数增高,找到白血病细胞;
脑CT检查。
16.急性脑血管病:脑血栓、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鉴别
|
动脉血栓性脑梗死 |
脑栓塞 |
脑出血 |
蛛网膜下腔出血 |
发病年龄 |
60岁以上多见 |
青壮年多见 |
50-60岁多见 |
不定 |
常见病因 |
动脉粥样硬化 |
心脏病、房颤 |
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 |
动脉瘤、血管畸形 |
起病状态 |
多于安静时、血压下降时 |
不定 |
活动、情绪激动、血压升高时 |
活动、激动时 |
起病速度 |
较缓(小时、天) |
最急(秒、分) |
急(分、小时) |
急(分) |
意识障碍 |
较少 |
少、短暂 |
常有,进行性加重 |
少、轻、谵妄 |
头痛、呕吐 |
少有 |
少有 |
常有 |
剧烈 |
偏瘫等 |
有 |
有 |
多有 |
多无 |
脑膜刺激征 |
无 |
无 |
偶有 |
明显 |
头颅CT |
脑内低密度灶 |
脑内低密度灶 |
脑内高密度灶 |
蛛网膜下腔高密度影 |
脑脊液 |
多正常 |
多正常 |
血性、压力高 |
均匀血性 |
DSA |
可见阻塞的血管 |
可见阻塞的血管 |
可见破裂的血管 |
可见动静脉畸形或动脉瘤 |
【急性脑血管病】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急性脑功能损伤的一组疾病。起病骤,迅速出现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按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持续时间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4小时)和脑卒中(>24小时)
17.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种类、典型症状、诊断标准、主要治疗药物的应用
糖尿病:一般血糖{3.9-6.1};糖尿病血糖:超过7.0;胰岛素依赖型(起病急)非依赖型(起病缓)
【临床表现】三大代谢(糖、脂肪、蛋白)紊乱及水盐代谢紊乱。
1、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减轻。血糖升高。
2、反应性低血糖:餐后3-5小时,胰岛素分泌明显升高,引起。
【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1.酮症酸中毒、2.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昏迷、3.乳酸性酸中毒。
慢性并发症:
1、糖尿病肾病: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症是主要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之一也是I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失明的主要原因。
3、糖尿病性心脏病变:1合并冠心病、2糖尿病性心肌病、3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4、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变:多见脑梗死。
5、糖尿病性神经病变:1周围神经病变、2自主神经病变。
6、其它眼病:白内障是糖尿病患者双目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7、糖尿病足:糖尿病足为糖尿病较为特征性的病变。
实验室检查:
1、尿糖阳性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但非诊断依据。血糖虽升高,而尿糖可呈假阴性,反之血糖正常,尿糖可呈阳性。
2、血葡萄糖(血糖)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空腹血糖正常为5.6mmol/L。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当血糖高于正常范围而又末达到诊断糖尿病标准者,须做OGTT。
【糖尿病(D M)的诊断标准】
1、空腹FPG≥7.0(≥126),或者OGTT 2hPG或随机血糖≥11.1(≥200);
2、空腹血糖减损:FPG≥6.1(≥110)且<7.0(<126),2hPG<7.8(<140);
3、糖耐量减低:FPG<7.0(<126),OGTT≥7.8(≥140)且<11.1(<200)。
对无症状的患者而言,必须有两次血糖异常才能做出诊断。
17.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种类、典型症状、诊断标准、主要治疗药物的应用
糖尿病:一般血糖{3.9-6.1};糖尿病血糖:超过7.0;胰岛素依赖型(起病急)非依赖型(起病缓)
【临床表现】三大代谢(糖、脂肪、蛋白)紊乱及水盐代谢紊乱。
1、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减轻。血糖升高。
2、反应性低血糖:餐后3-5小时,胰岛素分泌明显升高,引起。
【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1.酮症酸中毒、2.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昏迷、3.乳酸性酸中毒。
慢性并发症:
1、糖尿病肾病: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症是主要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之一也是I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失明的主要原因。
3、糖尿病性心脏病变:1合并冠心病、2糖尿病性心肌病、3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4、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变:多见脑梗死。
5、糖尿病性神经病变:1周围神经病变、2自主神经病变。
【糖尿病(D M)的诊断标准】
1、空腹FPG≥7.0(≥126),或者OGTT 2hPG或随机血糖≥11.1(≥200);
2、空腹血糖减损:FPG≥6.1(≥110)且<7.0(<126),2hPG<7.8(<140);
3、糖耐量减低:FPG<7.0(<126),OGTT≥7.8(≥140)且<11.1(<200)。
对无症状的患者而言,必须有两次血糖异常才能做出诊断。
治疗:
1、糖尿病的教育。
2、饮食治疗:是各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切不可按实际体重计算。
3、运动治疗。基本治疗措施。可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并有降糖、降压、减肥作用。
4、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目前我国口服降糖药物有五类:磺脲类、双胍类、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和非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
一、胰岛素促分泌剂:
【1、磺脲类】:甲苯磺丁脲棵、格列吡嗪、达美康等。
作用机制:主要是刺激B细胞分泌胰岛素,还有加强胰岛素与受体结合的作用,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适应证:1经饮食与运动治疗未能良好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者;
2胰岛素治疗每天用量在20U以下者。
不良反应:主要是低血糖反应为主。
剂量:一般从小剂量开始,以根据血糖水平调整,直至疗效满意为止,本类中格列美脲降糖作用最强,易发生低血糖。应餐前半小时服用。
【2、非磺脲类】:降糖作用快而短,控制餐后血糖。餐前15钟内服用。
二、双胍类:二甲双胍,苯乙双胍。
作用机制:抑制肝糖异生及肝糖输出;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抑制糖或延缓葡萄糖的吸收。
不良反应主为胃肠道反应。
三、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α-GDI):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四、噻唑烷二酮:罗格列酮、吡格列酮。(胰岛素增敏剂)
五、胰岛素:
胰岛素适应症:
1、1型糖尿病;
2、2型糖尿病患者经饮食控制,运动和口服降糖药治疗末获得良好控制;
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伴高血糖时;
4、合并重症感染,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应激状态。
5、肝肾功能不全
6、需外科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
7、妊娠和分娩的糖尿病患者;
8、胰腺切除等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酮症早期仅有多饮、多尿、疲倦等症状的加重。酸中毒时则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极度口渴、尿量增多、呼吸深快、呼气有烂苹果味。后期尿少、失水、血压下降,常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糖尿病症状加重,有恶心厌食昏迷、脱水休克者均考虑本症的可能。如血糖升高、尿糖强阳性、尿酮体阳性即可确诊糖尿病酮症。
糖尿病酮症的治疗:1、补液:恢复血容量为首要措施,必须立即进行。2、胰岛素治疗3、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4、补钾:见尿补钾。5、去除诱因和处理并发症。
有机磷农药中毒实验室检查:全血胆碱脂酶活力测定---此酶测定是诊断有机磷农药中毒特异性实验指标。健康人胆碱脂酶活力什为100%,中毒时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治疗:
1、迅速清除毒物
2、阿托品:“阿托品化”即出现瞳孔较前扩大、口干、皮肤干燥和颜面潮红、肺部湿罗音消失、心率加快。
3、胆碱脂酶复活剂。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时间短暂并经常反正发作的脑局部供血不足引起的供血区局限性脑功能障碍。每次发作数分钏至1小时,不超过24小时即完全恢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缺血性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频繁发作的TIA易进展为脑梗死。
脑出血: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内的自发性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伴发脑内小动脉硬化引起动脉破裂出血即高血压性脑出血。我国脑出血占脑卒中的20-30%,是死亡率最高的脑卒中类型。
脑出血最主要的病因是高血压性动脉硬化。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常见传染病。病毒性肝炎分甲、乙、丙、丁、戊、庚型6种。
乙型肝炎标记物:
A、血清免疫学标记物:
1、HBsAg与抗-HBs:HBsAg阳性表明存在现症HBV感染,但HbsAg阴性不能排除HBV感染;抗-HBs阳性提
示可能通过预防接种或过去感染产生对HBV的保护性免疫。抗-HBs阴性说明对HBV易感,需要注射疫苗。
2、HbeAg与抗-Hbe:HbeAg持续阳性表明存在HBV活动性复制,提示传染性大,抗-Hbe持续阳性提示
HBV复制处于低水平。
3、HbcAg与抗-Hbc:HbcAg阳性意义同HbeAg阳性。抗-Hbc阳性提示过去感染或现在的低水平感染。
B、分子生物学标记:HBV-DNA检测常用斑点交杂法或PCR法检测。
右心衰最早出现颈静脉充盈。
奔马律早期不宜用药:硝酸甘油。
甲胎蛋白为确诊原发性肝癌的肝癌标记物。
心房扑动的心电图特征:锯齿状扑动波F波,心房率:250~300次/分。
消化性溃疡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
肝硬化诊断最有价值:假小叶形成。
我国急性胰腺炎原因:胆道梗阻(不确定)。
肝硬化腹水治疗原则:限钠,水摄入 利尿药 放腹水加注百蛋白 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腹水浓缩回输 腹腔-颈静脉引流。
急性心梗特征性最高:异常Q波 宽而深。
肺炎球菌出现铁锈色痰:红色肝样变期。
十二指肠溃疡有哪些特点:慢性过程 周期发作 节律性疼痛。
肝硬化腹水原因:钠水过量潴留。①门静脉压力增高②低白蛋白血症③淋巴液生成过多④继发性醛固酮增多⑤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⑥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慢性肾盂肾炎诊断:影象学分析 局灶粗糟肾皮质瘢痕 肾盏变形。
不宜用洋地黄:肺心病 肥厚型心肌病。
引起血清嘧啶升高:急性胰腺炎 腮腺炎 溃疡穿孔 心肌梗死。
高血压脑病治疗点要:降压应缓慢。平稳。不减少脑血流量。
右心衰体征:水肿 颈静脉征 肝肿大 右心室扩大。
急性心梗的心电图:异常Q波 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的单曲线 T波倒置。
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慢性过程、周期性发作、发作时上腹痛呈节律性。
肝硬化最严重并发症:肝性脑病(全部:上消化道出血,原发性肝癌 ,感染 肝肾综合症)。
主动脉关闭不全听诊最响部位: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
类风湿关节炎表最早现在:关节肿痛。
甲亢的临床表现:甲状腺素过多、甲状腺肿大、眼征。
左心衰的表现:呼吸困难、咳嗽(咳血)、肺部罗音、奔马律。
急性心梗并发症:①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②心脏破裂③心室壁瘤④心肌梗死后综合症。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因:①支气管,肺疾病②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③肺血管疾病④其他。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1)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①贫血②感染③出血(2)非重型再障
促造血治疗:雄激素
大叶性(肺泡性)肺炎:病原体先在肺泡引起炎症,经肺泡间孔向其他肺泡扩散,致使部分肺段或整个肺段,肺叶发生炎症改变。典型者表现为肺实质炎症,通常并不累及支气管。致病菌多为肺炎链球菌。X线胸片显示肺叶或肺段的实变阴影。
肺炎严重性决定于三个主要因素:局部炎症程度,肺部炎症的播散和全身炎症反应程度。抗感染治疗是肺炎治疗的最主要环节。
细菌性肺炎的治疗包括:经验性治疗和针对病原体治疗。重症肺炎的治疗首先应选择光谱的强力抗菌药物,并应足量、联合用药。
高血压: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
贫血: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临床症状。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十二指肠悬肌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胆病变引起的出血。
心绞痛: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而致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氧引起发作性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可放射至左上肢,常于劳动或激动时发作数分钟休息或含硝酸甘油后可缓解。
肺脑综合征:慢性肺部疾病引起严重呼吸功能不全所引起的精神神经障碍。
休克性肺炎:因致病菌毒力强,导致末梢循环衰竭的肺炎。
过早搏动:由异位起搏点提前发出冲动心脏搏动提前发生。
慢性支气管炎的并发症:①、慢性呼吸衰竭;②自发性气胸;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为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胸闷和咳嗽,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发绀等。诊断标准:①、反复发作喘息、气息、胸闷或咳嗽;②、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③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④、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哮喘、气息、胸闷和咳嗽;⑤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应有下列三项至少一项阳性:⑴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⑵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⑶昼夜PEF变异率≥20%。符合①--④或④、⑤条者,可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并发症:发作时可并发气胸、纵隔气肿、肺不张 ;长期反复发作和感染或并发慢支、肺气肿、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合肺源性心脏病。治疗:①脱离变应原;②药物治疗A.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首选:沙丁胺醇,特布他林;丙卡特罗,沙美特罗,福莫特罗;B茶碱类(氨茶碱)――抑制磷酸二酯酶,提高平滑肌细胞内的cAMP浓度,具有气道纤毛清除功能、抗炎和免疫调节。C抗胆碱药――阻断气道平滑肌上M胆碱受体;D.激素――抑制炎症细胞趋化、细胞因子的生成、炎生介质的释放,减少组胺的形成。③急性发作期治疗。
支气管哮喘与心源性哮喘的区别?答:心源性哮喘多有高血压
冠心病、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等心血管疾病病史和相应的体征。患者多为劳累过后突然出现呼吸困难,伴有咳粉红色泡沫样痰,查体有双肺哮鸣音和湿罗音,X线有心脏扩大和肺淤血的表现。吗啡治疗有效。支气管哮喘多在青少年起病,有家族史和过敏史,或哮喘反复发作史。临床表现主要为呼气性的呼吸困难,伴有明显的哮鸣音,多无心脏扩大,使用肾上腺素治疗有效,但禁用吗啡。当两者难以鉴别时,可用氨茶碱治疗。
心房颤动是器质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也是诱发心力衰竭最重要的因素。房颤心室率快而不规则;QRS波和T波形状变异。――最容易引起房颤是: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急性心力衰竭:指由于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排血量显著,急骤降低导致的组织器官关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综合症。临床上急性左心衰较为常见。
高血压:血压急骤升高可引起视网膜渗出和出血,伴有重要器官组织如心脏、脑、肾脏、眼底、大动脉的严重功能障碍或不可逆性损害。并发症:①高血压危象;②高血压脑病;③脑血管病;④心力衰竭;⑤慢性肾衰竭;⑥主动脉夹层。治疗:急症----首选硝普钠;常用药: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CCB;ACEI;ARB
心肌梗死的并发症:①、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②、心脏破裂;③、栓塞;④、心室壁瘤;⑤、心肌梗死后综合症。
心肌疾病流行病学:科萨奇病毒B组常见。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分型:隐匿型、猝死型、心律失常型、心力衰竭型、暴发型、慢性心肌炎、后遗症型。分期:急性期、恢复期、慢性期、后遗期。
慢性胃炎:病理特征:炎症;萎缩;肠化生;胃镜表现:1、浅表性胃炎:粘膜充血,色红,边缘模糊,多局限,形成红白相间征象,粘膜粗糙不平,有出血点。组织学:粘膜或粘膜下层有淋巴细胞浸润。2、萎缩性胃炎:粘膜色淡弥散变薄,有上皮细胞增生或肠化生。组织学:粘膜萎缩伴有假幽门腺化生。
胃溃疡GU;十二指肠溃疡DU:表现:上腹疼痛,慢性病程发作,呈周期性、节律性。GU――餐后1小时内发生疼痛。DU――两餐之间,持续不减,直至下次是食后缓解,午夜痛.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穿孔;幽门梗阻――主要为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癌变。影像:龛影――直接征象;痉挛性切迹――间接征象
胃癌:转移途径:直接蔓延侵袭至相邻器官;淋巴结转移;血行播散;种植转移。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腹水;腹水――代偿功能减退最突出体征。并发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最常见;感染;肝性脑病――最严重的并发症;自发性腹膜炎;原发性肝细胞癌;肝肾综合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肝肺综合症;门静脉血栓形成。
原发性肝癌:病理分型:肝细胞型;胆管细胞型;混合型;转移途径:肝内转移;血行转移;淋巴转移和种植转移。表现:肝区疼痛(呈持续性胀痛或钝痛);肝大;黄疸;肝硬化;全身表现;并发症: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结节破裂出血。诊断标准:AFP>400;异常凝血酶原――对亚临床肝癌早期诊断有价值
急性胰腺炎:分型:急性水肿型和急性坏死型。表现:腹痛――主要和首发症状;多位于上腹中部,饭后1~3小时发病渐加重;疼痛剧烈而持续,向腰背放射;恶心、呕吐及腹胀;发热――中度以上发热;胁腹皮肤可见呈暗灰蓝色斑(Crey-Turner征);脐周皮肤青紫(Cullen征;)并发症:胰腺脓肿和假性囊肿;败血症,肾衰,心衰,DIC。急性胰腺炎的病程经过及预后取决于病变程度以及有无并发症。
慢性肾小球肾炎:表现: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伴肾功能损害;以中青年为主,男性多见;水肿、高血压病史1年以上。腰穿可确诊。
肾病综合征(NS)诊断标准是:①、尿蛋白大于3.5g/d;②、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③、水肿;④、血脂升高;其中①、②两项为诊断所必需。
尿路感染:指从尿道口到肾脏的泌尿道任何部位发生的细菌感染。感染途径:①、上行感染(常见);②、血行感染;③、直接感染;④、淋巴道感染。
尿路感染表现:1、肾盂肾炎:高热寒战,尿频急痛,排尿困难,肾叩击痛;2、膀胱炎:多见于青年妇女,尿频急痛,尿混浊;3、尿道炎;4、无症状细菌尿。典型的尿路感染有尿路刺激征、感染中毒症状、腰部不适等,结合尿液改变和尿液细菌学检查,可诊断。凡是有真性细菌尿者,均可诊断为尿路感染。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是肾性ARF(急性肾衰竭)最常见的类型,通常按其病因分为缺血性和肾毒性。
简述急性左心衰的抢救措施。
1、患者取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
2、吸氧,立即高流量鼻管给氧;
3、吗啡,5-10mg静脉缓注;
4、快速利尿;
5、血管扩张剂;
6、洋地黄类药物;
7、氨茶碱;
8、其他。
消化性合并大量出血如何治疗?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头转向一侧,防止窒息,必要时使用镇静药物,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补充血容量:根据病情需要输液,必要时输血。
3、止血:A、口服止血药物:如云南白药,三七粉等,或将去甲肾上腺素8mg加入100mL冰水中口服止血,也可服用凝血酶。
B、使用H2受体吉抗剂,如西米替丁400mg加入液体中静脉滴注,或奥美拉唑40-80mg静脉滴注。
C、纤维内镜直视下止血。
D、经上述处理仍无效,可考虑手术止血。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依据?
1、慢性腹泻,粘液脓血便史。
2、排除其他病因的肠病(如菌痢,阿米巴痢疾,肠结核等)。
3、结合结肠镜及X线钡剂灌肠检查。
4、若临床表现不典型,但经结肠镜检查或X线钡剂灌肠有典型改变者,可以诊断本病。有典型临床症状,但缺乏结肠镜或X线钡剂检查的典型改变,应列为“疑诊”,再跟踪观察。
5、对本病完整诊断,应包括临床类型,病情程度,病变范围及病态分期(活动或静止)4个方面。
肝硬化病人肝功能失代偿期有哪些临床表现?
1、肝功能减退症状:A。全身症状,如消瘦,乏力,精神不振,舌炎,营养不良,低热等;B。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胃肠胀气,恶心,呕吐腹泻等;C。出血倾向及贫血;D。内分泌失调,如出现肝掌,蜘蛛痣,男性性欲减退,乳房发育,女性月经不调,闭经,不育,另外还可出现水肿,皮肤色素沉着等。
2、门脉高压的表现:A。腹水;B。脾肿大;C。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如腹壁静脉曲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痔核形成。
肝硬化的诊断依据?
1、有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营养不良或长期酗酒等病史。
2、早期肝脏肿大,质地较韧。
3、肝脏功能减退的表现。
4、有门静脉高压的表现。
5、肝脏活组织检查有假小叶形成。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
1、疼痛及腹部体征:腹痛常在饱食或饮酒后突然发生,较剧烈,呈持续性,并阵发性加剧;出血坏死型还可有腹肌紧张,腹部压痛及反跳痛。
2、恶心,呕吐。
3、发热:一般在38。5℃以下,继发感染可以高热。
4、休克:是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重要体征。
5、胰腺外组织受累的表现:如黄疸,胸腹腔积液,急性肾衰,心功能不全,胰性脑瘫,应激性溃疡等多器官受累的表现。
早期肝硬变与慢性肝炎的界限不易区分时,常需通过哪些检查进行鉴别?
常通过X线钡餐造影,肝穿腹腔镜,活体组织检查以鉴别。
简述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最常见于哪些疾病。
1、可以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有:A、消化道本身疾病:食管病变,胃,十二指肠病患,胆道,胰腺疾病,药物影响。B、全身性疾病:血液病,心血管病,风湿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尿毒症晚期。
2、临床上最常见的是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出血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腹痛具有哪些特点?
1、慢性周期性发作。
2、部位多在上腹部正中。
3、疼痛节律性:十二指肠溃疡:进餐-舒适-疼痛;胃溃疡:进餐-舒适-疼痛-舒适。
4、性质及持续时间:钝痛灼痛,饥饿,刺痛,锐痛,剧痛持续1-2小时或更长,多发于夜间。
5、诱因与缓解因素:寒冷,饮食不当,紧张,易诱发。进餐服碱性药,休息,压迫疼痛部位可缓解。
如何早期诊断肺源性心脏病?
答;1有慢性胸肺疾患病史。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2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肺动脉高压的体征。颈静脉怒张、肝大压痛、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下肢水肿、及体静脉压升高等。3X线检查有右下肺动脉增宽等表现。后者是确诊的主要依据。
肺心病心肺功能失代偿的治疗原则?
控制感染,改善呼吸功能,抢救呼吸衰竭,控制心力衰竭。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氧疗、控制心力衰竭、控制心律失常、抗凝治疗、加强护理工作。
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措施有哪些?
1、一般处理:平卧,吸氧,生命体征监护,尿量观察等。
2、补充血容量: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平衡盐液等。
3、纠正酸中毒:用5%碳酸氢钠静脉滴注。
4、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等。
5、控制感染:大剂量青霉素静脉滴注或根据药物敏感实验选用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6、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或醋酸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
7、纠正水,电解质絮乱,防治心,肾功能不全等。
简述慢性呼吸衰竭的氧疗方法及其机制。
氧疗是纠正呼吸衰竭时缺氧的主要措施,通过适当浓度的氧气吸入,除可增加血氧分压和氧含量,纠正低氧血症,保证细胞组织氧供,防止重要器官损害的目的外,还可解除肺细小动脉因缺氧而发生的痉挛,从而降低肺动脉压,减轻右心负荷,改善心脏功能。慢性呼吸衰竭时正确的氧疗方法是:采用鼻塞或鼻导管24小时持续低流量,低浓度吸氧,氧流量控制在1-2L/min。不宜使用高浓度氧。因为慢性呼吸衰竭时,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刺激不敏感,而缺氧时兴奋呼吸中枢的主要因素,如高浓度吸氧,会使外周血氧分压上长,从而骤然解除缺氧对呼吸中枢的刺激,很容易发生呼吸暂停或变浅,从而加重二氧化碳潴留和呼吸性酸中毒,危及生命。
大咯血的抢救措施有哪些?
答:咯血处置要注意镇静、止血、患侧卧位、预防和抢救因咯血所致的窒息并防止肺结核的扩散。
1、镇静:少量咯血可通过休息,镇静就可以止血,
2、止血;对于大、中量咯血,先用垂体后叶素5~10U加入25%葡萄糖液0。1U速度静滴。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和孕妇禁用。
3、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采取患侧卧位,头低足高45度的俯卧位,同时拍击健侧背部,保持充分体位引流。必要时采取吸痰器吸出血块,一旦窒息,采取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4、手术治疗:反复大咯血患者,内科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采取手术治疗。
休克性肺炎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答:1、一般处理:平卧,保暖,降温,吸氧。
2、补充血容量:低分子右旋糖酐、平衡液。
3、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
4、纠正酸中毒:5%NaHCO2。
5、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间羟胺。
6、控制感染;青霉素。
7、防止心肾功能不全:毒K,西地兰。
典型心绞痛有哪些特点?
答:1、突然发作的胸痛,呈压迫性、紧缩性等钝性疼痛。
2、常有一定诱因,历时不超过15分钟。3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
急性心肌梗塞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治疗措施包括哪几方面?
答:1、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2、心脏破裂。
3、栓塞 。
4、心室壁瘤。
5、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治疗措施:1监护和一般治疗。2解除疼痛。3再灌注心肌。4解除心律失常。5控制休克。6治疗心力衰竭。
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点有哪些?
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QRS>0。12S,T波与QRS主波方向相反无提前P波,呈完全代偿间歇。
本文标签:新疆自考医学类2019年自考西医内科学重点知识总结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xinjiangzikao.com)
《新疆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