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4月“社会心理学”北大版串讲第五章

发布日期:2018-05-23 12:26:38 编辑整理:新疆自考网 【字体: 【学历咨询】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第五章 社会知觉

  第1节 知觉与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专指具有社会意义的那种知觉。而社会意义是离不开人的,所以社会知觉也称人知觉、对人知觉、人际知觉。也包括个体对自我的知觉,对群体成员和群体本身的知觉。

  感觉被认为专指人对外物现象个别属性的认识,知觉则是整体性的认识。

  知觉的整体性和理解性是知觉的两大重要特征。

  社会知觉也称社会认知,社会知觉的具体对象是人,当然应该包括自我这个人在内。自我知觉: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也是社会知觉、人际知觉的一个方面。

  第2节 社会认知的范围

  社会认知:主要指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对人的行为原因的认知。

  印象形成:是把一个人若干有意义的特性进行综合、概括,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征。

  阿希对性格的印象形成进行研究。对于印象形成中的特征,分为中心特征和边缘特征。以“热情”、“冷淡”为中心特征,以“文雅”、“粗俗”为边缘特征。

  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包括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他人与他人的关系,研究者塔旧里(1955)。

  社会认知的范围:①对他人表情的认知;②对他人性格的认知;③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④对行为原因的认知。

  对他人表情的认知通过哪些线索?(1)面部表情。人的面部表情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刺激,它既有先天遗传的成分,也有后天习得的成分。在面部表情中,目光接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2)身段表情。身体姿势和姿态传递着信息,人们可以通过身段表情,来判别认知他人的情感和意图。(3)言语表情。我们对他人的认知,不仅取决于他说话的内容,也取决于他怎么说,如说话的音调、速度、节奏等等。言语的音调、速度等特征统称言语表情。

  对他人的性格的真正认知,必须通过长期的共同生活才有可能,这正如中国有句老话所说的:“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第3节 社会知觉的特点

  社会知觉的总的特点:复杂性、主观性、易出偏差。

  第4节 社会知觉的若干效应

  首因效应:当与人接触,进行认知的时候,首先被反应的信息,对于形成人的印象起主要作用。这种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别人下判断,而在最初的印象形成之后,人对后来的信息较不重视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根据间隔段后面的材料形成印象,这种现象称近因效应。

  鲁钦斯1957年用实验方法来研究人们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总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过程。

  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指对他人知觉的一种偏差倾向。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些主要品质有个良好的印象之后,就会认为这个人的一切都好;反之也一样,如果被认定是坏的,那么他就被消极的光环所笼罩,这种效应称为晕轮效应。

  狄恩、柏斯切德、沃尔斯特的研究说明了晕轮效应。

  定势:是指以前的心理活动会对以后的心理活动形成一种准备状态或心理倾向,从而影响到以后心理活动的进行。

  社会刻板印象:对人类持有的一套固定的看法,并以此作为判断评价其人格的依据,称为社会刻板印象。

  社会刻板印象是对社会集团最简单的认识,它有利于对某一群人做概括的了解,但也容易产生偏差,造成“先入为主”的成见,容易阻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认识和交往。

  职业、地区、性别、年龄、民族都可以成为各种刻板印象形成的基础。

  第5节 影响社会认知的主客观因素

  论述:影响社会认知的心理因素:

  (1)兴趣与动机;(2)需要与价值;(3)过去的;(4)认知者的性格;

  (5)情绪影响;(6)期待的影响。

[1]  


关注新疆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其他人还看了:
免责声明

《新疆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新疆自考-便捷服务

06年4月“社会心理学”北大版串讲第五章

编辑:新疆自考网  时间:2018-05-23 12:26:38  阅读(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第五章 社会知觉

  第1节 知觉与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专指具有社会意义的那种知觉。而社会意义是离不开人的,所以社会知觉也称人知觉、对人知觉、人际知觉。也包括个体对自我的知觉,对群体成员和群体本身的知觉。

  感觉被认为专指人对外物现象个别属性的认识,知觉则是整体性的认识。

  知觉的整体性和理解性是知觉的两大重要特征。

  社会知觉也称社会认知,社会知觉的具体对象是人,当然应该包括自我这个人在内。自我知觉: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也是社会知觉、人际知觉的一个方面。

  第2节 社会认知的范围

  社会认知:主要指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对人的行为原因的认知。

  印象形成:是把一个人若干有意义的特性进行综合、概括,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征。

  阿希对性格的印象形成进行研究。对于印象形成中的特征,分为中心特征和边缘特征。以“热情”、“冷淡”为中心特征,以“文雅”、“粗俗”为边缘特征。

  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包括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他人与他人的关系,研究者塔旧里(1955)。

  社会认知的范围:①对他人表情的认知;②对他人性格的认知;③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④对行为原因的认知。

  对他人表情的认知通过哪些线索?(1)面部表情。人的面部表情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刺激,它既有先天遗传的成分,也有后天习得的成分。在面部表情中,目光接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2)身段表情。身体姿势和姿态传递着信息,人们可以通过身段表情,来判别认知他人的情感和意图。(3)言语表情。我们对他人的认知,不仅取决于他说话的内容,也取决于他怎么说,如说话的音调、速度、节奏等等。言语的音调、速度等特征统称言语表情。

  对他人的性格的真正认知,必须通过长期的共同生活才有可能,这正如中国有句老话所说的:“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第3节 社会知觉的特点

  社会知觉的总的特点:复杂性、主观性、易出偏差。

  第4节 社会知觉的若干效应

  首因效应:当与人接触,进行认知的时候,首先被反应的信息,对于形成人的印象起主要作用。这种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别人下判断,而在最初的印象形成之后,人对后来的信息较不重视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根据间隔段后面的材料形成印象,这种现象称近因效应。

  鲁钦斯1957年用实验方法来研究人们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总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过程。

  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指对他人知觉的一种偏差倾向。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些主要品质有个良好的印象之后,就会认为这个人的一切都好;反之也一样,如果被认定是坏的,那么他就被消极的光环所笼罩,这种效应称为晕轮效应。

  狄恩、柏斯切德、沃尔斯特的研究说明了晕轮效应。

  定势:是指以前的心理活动会对以后的心理活动形成一种准备状态或心理倾向,从而影响到以后心理活动的进行。

  社会刻板印象:对人类持有的一套固定的看法,并以此作为判断评价其人格的依据,称为社会刻板印象。

  社会刻板印象是对社会集团最简单的认识,它有利于对某一群人做概括的了解,但也容易产生偏差,造成“先入为主”的成见,容易阻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认识和交往。

  职业、地区、性别、年龄、民族都可以成为各种刻板印象形成的基础。

  第5节 影响社会认知的主客观因素

  论述:影响社会认知的心理因素:

  (1)兴趣与动机;(2)需要与价值;(3)过去的;(4)认知者的性格;

  (5)情绪影响;(6)期待的影响。

[1]  


关注新疆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新疆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