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章节讲义总结

发布日期:2019-07-24 10:00:10 编辑整理:新疆自考网 【字体: 【学历咨询】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2019年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章节讲义一

 

第一讲 西方社会学产生的思想基础及历史背景

思想基础

思想遗产:从古希腊到18世纪

大家都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它的文明开始于荷马时期。

根据已有的史料可以说明,荷马大约生活在公元前9—前8世纪,是小亚西亚西部的依奥尼亚人,最后死于西奥岛。他是一个民间歌手,即所谓“行吟诗人”。当时,古希腊还是口传文学的时代。史诗中所写的特洛亚战争在历史上确曾发生过。战后,产生了许多有关这次战争的传说和诗歌,由民间歌手口口相传。荷马以其出众的艺术才能,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编成了两部具有统一的思想和完整的艺术布局的史诗。到公元前6世纪史诗才有文字记录,又经过多次的加工和整理,到公元前3世纪时编定,流传到今天。 《依利亚特》《奥德塞》。

这个时期: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师生关系)

(1)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苏格拉底的学生,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和理性能使人摆脱恶而追求道德生活。这一见解促成了柏拉图关于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蓝图:理想国的建构。但同时,他反对苏格拉底关于“人性和民主的社会秩序”的见解,他认为民众正是借助民主的幌子把苏格拉底送上了断头台的。另外,这个柏拉图的贵族身份也有关系,因为贵族身份使他坚信从事政治活动是贵族的特权。

柏拉图关于社会的见解:

A、把社会与有机体类比,将社会看成是类似与自然界的各种成分相互结合的统一整体。国家是放大的个人,个人是缩小的国家 。人的生活有理性、意志和情欲三个方面。作为放大的国家也是如此。国家的这些要求也需要三部分人的满足,这就产生了最基本的社会分工。

B、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禀性有高低之别,这种差别等级制的劳动分工制和社会制度的基础,从而满足国家和的社会的不同需要。社会由:统治者、保卫者和普通劳动者构成。

评价:他看到了社会是一个由分工组成的功能互补的系统,并论证分工的基础是人们之间的相互需要和能力的差异。但,他混同了社会和国家的论述,因此社会职业分工的合理性就被用于国家等级制度的合理性。

(2)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柏拉图的思想主要来自其天才的假设和推理,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主要来自经验的归纳。他认为人是社会性的存在,人具有合群的本能,需要过社会生活,而人的这一本能只有在城邦或国家中充分实现。而城邦或国家又是人类本性充分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而辩证地提出了他关于“人的本性和社会关系”之间的逻辑问题。

2、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后,西方思想进入了一个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的状态。直到中世纪中期亚里士多德的社会哲学观又开始得到一定程度的复兴。

(1)阿奎那(1225-1274):认为用亚当和夏娃的原罪来说明人类起源是苍白无力的,他同意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社会起源与的人的本性,因为人有许多需要靠自己是不能得到满足的,而必须过社会生活。这就造成了:人天生注定要构成一个能使其享受圆满生活的社会的一部分。

西方的近代史开始于文艺复兴以及其后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阐释的社会思想重新复兴的意义上来说,马基雅维里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一位巨人。

(2)马基雅维里(1469-1527),著作很多,找来恶名的是:《君主论》:政治权术主义,马基雅维里主义,认为人是自私的,无法摆脱暗杀、欺诈和背叛等堕落倾向。而由人组成的社会自然只有凭借外在的权利和力量才能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同时,个人也只有生活在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统治的社会里,才能保证自己不受他人侵犯。基于此,他强调社会高于个人,政治高于道德。政治致力于社会的安定和秩序,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政治家可以不受道德的约束。

用他的话说,他放弃了15年玩乐的时间从事治国之术(人称霸术)的研究,为统治者治理百姓出谋划策。如果排除其动机的考察之外,可以说这是有关如何控制人类行为的最早的系统见解。

3、社会契约论(格劳修斯提出)

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开始了越来越广泛的变革。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由荷兰法学家格劳修斯倡导的社会契约论开始得到欧洲大陆诸多学者的认同。此后得到了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的推动。

(1)霍布斯(1588-1679),认为人是自私自利的,这使前社会时期的人处在一种相互对立和冲突之中,人们达成契约构成的社会的目的是避免冲突和相互见的威胁和恐惧。

(2)洛克(1632-1704),他并不认为前社会状态下的人是反社会的,他认为前社会状态下的人是无所谓恶与善的。人们之间不必然是对手,人们身上所背负的限制是他们一致同意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

社会和政府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社会契约的产物,而后者则是公民授予权力和政治控制形成的。

(3)卢梭(1712-1778),认为不平等是一种罪恶,契约是解决这种罪恶的可行方法。

先驱者的贡献

我们知道孔德因为最先提出社会学一词,被称为社会学的创始人,但实际上,在他创立社会学之前,已经有许多先驱者为这一学科的出现作了不可或缺的思想贡献了。

维科(1668-1744):《新科学》中将人类历史划分为:神的时代、英雄时代和凡人时代。他认为国家政权都要符合被统治的人民的本性。所以凡人时代的人道政府或君主政府是最好的政体。与契约论不同,他认为人性和社会都是可变的,人类社会是历史的,社会制度和人的关系都是行动的产物。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他使用了理想类型的概念并使法具备了比前人或同时代人更多的内在一致性

理解到比较研究的重要性

发展了社会的成分在功能上是相互依赖的。

他是一个社会唯实论者,认为社会是一个只有从整体角度看才有意义的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普遍精神,可以说是某种生活方式和共同关系的形式。

缺憾:虽然孟德斯鸠在共时态的社会类型方面进行了出色的探讨,但历时态方面却忽视了社会形态的演变。

3中的人物弥补了这一缺憾。休谟、斯密和弗格森不仅强调社会的结构性,而且看到不同社会类型之间的转化。

休谟(1711-1776):交往是人性的产物

亚当`斯密(1723-1790):通过“看不见的手”来表达经济学的自由主义秩序观的同时暗示了一种社会过程的历史决定论,并且预见到社会可以作为控制自己行为的镜子而发挥作用——公共的旁观者。(库利的镜中我)

亚当`弗格森(1723-1816)《市民社会史文集》:原始社会、野蛮社会和精致社会。他并不对社会进步保乐观态度,他比同时代的人更早地看到了工业方面进步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他认为分工以及由分工所造成的社会分层是社会不可缺少的整合要素。另一方面,分工造成的人的片面发展等异化和非人化的后果。(机械化过程中,人就像一个零件)

4、圣西门(1760-1852)(工业社会一词的创用者)强调科学应该是实证的,该能通过预测和证实原理成为实践的基础。

孔德:维持秩序的幻想

马克思:社会阶级的工业社会观。

圣西门关注人类社会的进步,尤其是从以消费为中心的封建社会到以生产为中心的工业社会的转变。提出:准备工作时期、臆测体系组织时期和实症体系组织时期。
 

2019年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章节讲义二

 

第一讲 西方社会学产生的思想基础及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

正如吉登斯所言,社会学是剧烈的社会变迁或现代性出现的直接后果之一。

革命:1789年法国大革命、18世纪中期的英国的工业革命

1、法国大革命:

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不仅是一场推翻封建制度和神权政治,从而为法国资本主义的登场开辟道路的政治革命,而且也是整个近代社会变革的象征。这场革命对意义不在于推翻了一个国王或改变了一项政策,而是在于彻底地改变了社会制度为资产阶级替代封建阶级扫清了障碍。

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社会学的出现最初乃是对法国大革命以及革命造成的旧社会秩序崩溃后果的消极回应。

2、英国的工业革命

纺纱机取代纺车,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直接推动着各个行业的技术革命。这使得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工业革命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事件,而是西方世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积累起的各种相互关联的因素的一次大推进。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

与欧洲社会和政治变革同时发生的是自哥白尼到达尔文科学技术的变革,这一变革直接导致经验资料的积累和分析为特征的实证主义方法取代了将超自然的启示和以往的传统作为真理的信念。

也就是说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科学的有效性,启发着人们将科学方法论的使用领域扩展到人类自身和社会的领域。

社会的急剧变迁

社会革命和科学进步的直接后果是社会的变迁和现代社会的出现,在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被打碎的初期,初生的资本主义是出于巨大的危机之中的。这些危机推动了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西方社会学发展的主要脉络

1839年,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正式提出了“社会学”一词,西方社会学就此开端。自那时起,西方社会学已有150年的历史。粗略地说,可以把西方社会学这150年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80年代以来的深入发展阶段;

80年代以来的进一步发展阶段。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涌现出一批思想敏锐、影响深远的“名家”、“名作”,他们代表这一时期西方社会学发展的最高成就,体现了当时人类在探索社会的奥秘方面所拥有的智慧,为人类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纪录。

第一阶段: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

在三个发展阶段中,第一个阶段相对来说显得较为漫长,从十九世纪孔德倡导建立一门有关人类社会的科学学科算起,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各种风格的社会学原初模型的出现,大约花了一百年的时间。这也充分反映了建立社会学这项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在这个时期里,出现了一批奠基性的人物,他们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观察社会、分析社会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科学方法,来构思社会学关于社会的科学的具体样式,从而对社会学这门学科的产生和形成,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一、实证社会学

孔德

他是正式倡导建立社会学,主张以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的第一人。他在《实证哲学教程》的后三卷,尤其是第四卷中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这种主张。他所理解的科学,是当时那种以实证方法为特征的自然科学,其基本精神就是强调研究对象的可观察性和研究结果的可证实性或重复性,具体方法包括观察、实验、比较等。孔德认为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知识具有统一性;神学、形而上学、实证科学是人类一切知识领域都必须经过的三个发展阶段,关于社会的知识自然也不例外。社会学就是发展到实证科学阶段的社会科学或社会物理学。

孔德关于建立一门有关社会的科学的呼吁在当时显然是深入人心的,但是他对于自己主张(也就是用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统一性以及人类知识之间的统一性来论证一门有关社会的科学的主张)所做的论证和说明却过于粗略,显得不够充分。

2、斯宾塞

他的主张得到了斯宾塞的响应和进一步的改进。他在《社会学原理》一书中社会和自然界的统一性思想做了进一步的论证。他说社会和自然生物有机体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比如:生长过程、结构进化、功能分化、相互依赖等,因此完全可以用分析生物有机体的那些概念、原理和方法来分析社会。斯宾塞从社会有机体和社会进化的思想出发,对社会的结构和社会的变迁做了比孔德更为细致的描述和分析,从而比孔德的主张更具有可行性和说服力。实际上,斯宾塞提出的许多概念:结构、功能、分化、进化等仍然是宏观社会学中普遍使用的分析工具。斯宾塞对实证社会学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可见一斑。

但是他所构建的实证社会学体系在理论和方法论基础方面仍然是不巩固的。因为他和孔德一样,仍然是把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统一性作为建立社会的科学赖以成立的理论基础,仍然是以自然科学中的原理与方法推广到社会过程的方式来建构社会学的概念和命题,因而,其有效性仍值得质疑。

也就是说,他们先构思出一般适用于一切领域的一般原则或第一原则,然后再从中演绎出社会学原理。这种方法与其说是实证的自然科学,还不如说是思辨的哲学,这是孔德和斯宾塞著作中的一个矛盾。但这个矛盾在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那里得到克服。

3、迪尔凯姆

他1895年发表的《社会学研究方法论》在西方社会学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首次从社会现象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出发,来对实证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进行了系统地论述。他明确提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与纯粹的个体现象不同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事实。社会事实具有三方面的特性:客观性、集体性和强制性。他提出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最基本的准则是:将社会现象当作客观事物来看待。(也就是排除大脑思维本身来研究社会现象)。他认为解释社会现象的基本方法是用社会事实解释社会事实。

在《方法论》一书中,他对观察、分析、解释和检验社会现象的方法进行了具体的考察,确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社会学实证研究方法,从而为社会学奠定了一个真实可靠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使社会学真正成为一门完全独立的科学学科,他也由此被公认为西方社会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更重要的是,他将他的方法论主张运用于实际的社会学研究中,发表《社会分工论》、《自杀论》等一系列名著。

但是他们所确立的这套实证主义的社会学研究取向遭到了各个方向的挑战,其中最主要的是来自诠释社会学。

二、诠释社会学

与实证社会学相反,诠释社会学根本否认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完全一致的假说,而认为两者之间是存在根本差别的。自然过程的主体是无意识的物质,它们只是简单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被动的适应周围环境。而社会过程的主体是有意识的个人。个人的行动是带有意义的。他不是单纯地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而是根据他赋予事物的意义来行动。所以,诠释社会学认为社会学家要了解社会现象,就必须去了解这些现象得以构成的个人行动,而要了解个人行动,就必须了解这些行动所含的主观意义。他不能只从外部去观察行动,也不能给行动施以一种外部的逻辑,他必须要解释指导行动者行动的内部逻辑,而这靠自然科学的那种实证研究方法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必须靠诠释学的方法才能实现。早期的诠释社会学家们并不反对建立一门有关社会的科学的主张,但反对对科学做过于狭隘的理解,也就是反对把科学等同与自然科学,主张社会学是与自然科学不同的人文科学。

韦伯

他是诠释社会学的奠基人。他认为社会现实从根本上说是由人们和他们的有意义的社会行动构成的,社会学的对象不是脱离个人行动的抽象的社会结构等等,而是人本身有意义的社会行动。

和迪尔凯姆的社会唯实论观点不同,韦伯主张社会唯名论,他认为只有个人和行动才是实在的,社会只是一个称谓而已。比如,“国家”“团体”“封建主义”等概念标志着一定类型的人类相互作用,那么社会学的任务就是使它们成为可理解的行动。社会行动的本质取决于行动者赋予其上的主观意义,而与行动的外部特征无关。因此,对于社会行动,只能用诠释学中“投入理解”的方法去把握,而不能用自然科学的那种从外部去观察和分析对象的方法来加以考察。由此,韦伯提出了诠释社会学的一套理论和方法,并用它来分析和研究西方社会尤其是近代西方社会的经济、政治、法律和宗教,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深远的研究成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社会科学方法论》。可以说《经济与社会》概述了其社会学体系的主要方面。

舒茨

韦伯论述存在的不足:a、他提出社会行动的性质取决于行动者赋予其上的主观意义,但却没有说行动者是如何赋予其行动以意义的b、他认为对行动的主观意义只能用理解的方法把握,但对于理解自我和理解他人的区别,我们能否理解他人,我们怎样才能更有效地理解他人都未论述。德国社会学家舒茨发现了其缺陷并加以探索,其成果都体现在《社会世界的现象学》中。

库利、托马斯、米德

他们也都是从大体与诠释社会学相同的方向上对社会学进行探讨的。在德国的韦伯和舒茨之外,美国的库利、托马斯和米德等人都重视研究社会过程中的个人行为与人际互动这个层次,注重人际互动的主观方面,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符号互动对于个人人格与社会结构形成的重要作用。

三、批判理论

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为基础而形成起来的一种激进的社会理论思潮。它的基本特征是强调社会理论的批判性质,强调理论和理论家在改造、变革现实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反对那种旨在维护、修补现存社会结构的单纯的解释性的科学研究。

早期的批判理论家霍克海默把传统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都归为“传统理论”,将其与之对立,肯定后者而否定前者。在方法论上,他们既反对实证主义,有反对诠释学,认为它们之间虽然有差别,但它们都是把社会现象当作孤立的事实来加以考察和分析。

而批判理论家们主张以辩证的“总体分析”方法来观察和分析社会现实,也就是说把社会现象置于社会的与历史的总体过程中,从它们在社会的与历史的总体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确定它们的性质、意义,来考察它们的产生、变化和发展。

主要的代表有:霍克海默、阿多尔诺、马尔库塞。

实证主义、诠释学和批判理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就初步确立的。除了这三种社会学取向之外,还出现了一些具有特色的社会学构思,比较著名的有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主张研究社会交往的纯粹形式。《社会学:关于社会交往形式的研究》。帕累托主张研究非逻辑行为。《普通社会学》。但是相对来说,这两种取向影响要小得多,和者不多,更没有形成源源不断的发展脉络。
 

2019年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章节讲义三

 

西方社会学发展的主要脉络

第二阶段:深入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西方社会学虽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可是多种取向并存的局面,总让人感到美中不足,怎么整合各种不同取向的社会学,使之融合为更具有综合性因而也更具有说服力的社会学体系,几十年来,一直是许多西方社会学家追求的目标。实际上,西方社会学的第二发展阶段就是以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在这方面所做的尝试开始的。

韦伯提出要以个人行动作为社会学分析的基本单位,要把各种不同层次的社会结构概念都转换成可理解的行动。早期的帕森斯也接受了韦伯的这种理论立场,把社会行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但帕森斯认为韦伯以及与他观点相似的“唯心主义”社会学传统过于突出个人行动的主观的一面以及影响个人主观定义的文化理想与价值观,而忽略了行动发生于其中的情境作用。与此相反,实证主义社会学把人的行为视为对周围情境的反应,看到了客观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制约或影响,这是它的长处,但过分强调这种制约作用,忽视甚至完全否定个人主观因素的作用,这是缺陷。

帕森斯认为这两种传统都对说明人们社会行动的某一方面作出了贡献,但都没能对社会行动的结构作出完整的说明,必须把它们综合起来,才能形成一个合理说明人类行动的一般理论。他早年出版的重要著作《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就是他在这方面的的最初尝试。书中的提出了他的一般行动理论的基本思想:提出目标、环境和规范是单位行动的基本要素,行动就是在物理环境和价值规范两方面的制约下,个体为实现一定的目的所发生的动作和过程。这显然是对两种传统的高度综合。

帕森斯和韦伯一样从行动理论开始他的研究,和韦伯一样他不仅关注个体的社会行动,而且更关注宏观的社会结构与过程,希望从行动理论出发探寻各种之后结构与过程的真实基础。尽管他一生的研究工作中,都始终注意保持一种综合的理论立场,希望把迪尔剀姆和韦伯的理论洞见结合起来,但随着他研究的深入,他的观点实际上更接近斯宾塞、迪尔剀姆而远离韦伯等人的立场。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发表的一大批著作中《社会系统》《行动理论草稿》《经济与社会》《社会—进化与比较的观点》《现代社会系统》等中,逐渐发展出了一个后来被称为结构功能主义的宏大社会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一开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美国乃至西方社会学界取得了近乎霸主的地位,但很快受到了人们的批评。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过于抽象,缺乏经验基础;

过于注重社会过程中客观的层面,忽视其主观层面;

注重宏观分析,缺乏微观分析基础;

过于强调社会的一致与稳定,忽视强制与冲突;

对现实过于乐观,具有保守主义倾向等。

顾尔德纳的《西方社会学面临的危机》一书就是对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进行批评的著名作品之一。以这些批评为基础,一大批反帕森斯或非帕森斯主义的理论取向在西方社会学繁荣兴盛起来。

一 针对过于抽象、缺乏经验基础的缺陷。默顿做了一系列的补救工作。他批评早期功能分析中的三条假设:“功能统一性假设”“功能普遍性假设”“功能不可或缺性假设”。认为它们没有根据,经不起事实检验,提出应该把功能分析和经验研究结合起来,以经验研究来检验功能分析。为此他提出了“中层理论”策略以及用以指导经验研究的可操作的新的功能分析范式,形成了特纳称之为“经验功能主义”的研究取向,在西方社会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二 针对过于强调社会的一致与稳定,出现了社会冲突理论。其特征是强调社会结构的强制性、社会过程的冲突性、社会变迁的普遍性。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的米尔斯和德国的达伦多夫。

米尔斯在《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和《权力精英》等书中,以社会冲突论为指导,对现代美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和权力结构做了深入的描述和分析,指出所谓的“权力均衡”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西方社会的一种神话。

达伦多夫则在《工业社会中的阶级和阶级冲突》一书中,参照结构功能主义的社会均衡模式的基本要素,提出了一个相当完整的宏观社会冲突理论,对冲突的根源、冲突群体的形成、冲突形成的形式与条件、冲突的解决、冲突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等问题做了系统的论述。

有的学者指出无论是结构功能主义还是社会冲突论都是片面的,提出应将二者综合。代表人物主要有:科塞和伦斯基。科塞在《社会冲突的功能》中认为,冲突是社会的常态,但他反对达伦多夫那种认为冲突只破坏稳定、导致社会变迁的看法,认为冲突与社会整合、稳定并不矛盾,甚至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伦斯基也在《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一书中,试图证明冲突论和功能论是不相矛盾的。

三 针对过于注重社会过程中客观的层面,忽视其主观层面。出现了符号互动论、拟剧理论、本土方法论。

1符号互动论:是以库利、托马斯和米德等人的思想为基础而形成起来的,美国社会学家布鲁默是其创始人。该理论从社会唯名论的立场来看社会,主张人们之间的符号沟通过程是社会过程的基础和实质,个体行动与社会结构都是人们之间符号互动的产物。

2拟剧理论:在此基础上,戈夫曼对人们之间日常的符号互动过程进行了一系列更为深入具体的研究。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他把社会机构比做一个大舞台,将人们之间的互动过程比拟为剧院中的表演。

3本土方法论:是以强调社会生活中的主观层面为特征的另外一个流派。它是以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理论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加芬科尔是其创始人。《本土方法论研究》中,指出本土方法是指社会成员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构造和解释他们的社会世界并对其赋予意义与秩序时所使用的方法和程序。本土方法论者反对社会秩序有其自己的客观现实性这种观点,认为社会秩序完全是互动参与者赋予周围环境,而且,社会秩序并不一定真的存在,它只是看上去存在,而它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们对社会秩序的主观感觉。由于这种秩序感,社会现象得到了一种描述和解释,使之对它的社会成员来说成为可知的、合理的、能理解的和可说明的。社会成员为创造这种秩序感所使用的方法和程序,是本土方法论的研究课题。本土方法论与符号互动论有很多分歧,但在反对功能论、实证论,偏好社会生活中微观、主观层面的研究这一点却是共同的。

四 社会交换理论是针对注重宏观分析,缺乏微观分析基础的缺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关于社会交换的思想在古典经济学、早期人类学中就已存在了,但它的发展主要归功于美国现代社会学家霍曼斯和布劳。

1霍曼斯:和社会唯名论者相似,霍曼斯也强烈主张要在社会学中恢复人的地位,认为制度,组织和社会都可以归结为个人的行动,因而必须用有关个人行动的命题来解释。他坚决反对功能主义关于社会有自己需求的看法,指出有需求的只是人而不是社会。但他有和诠释社会学和符号互动论不同,不是把人的社会行动归结为纯粹的符号性互动,而是受古典经济学和行为心理学的启发,把人的行为归结为最大利益的追求,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看成是一种计算得失的交换行为。在《社会行为:它的基本形式》中,霍曼斯讨论了社会交换过程的基本原理,并以社会交换过程为基础,重新描述和解释了社会群体,权力,地位,社会制度等社会现象,建立了一个相当完整的社会交换理论体系。

2布劳:霍曼斯认为交换论既可以解释微观现象又可以解释宏观现象,但他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微观层次上,他认为微观层次搞清楚了,宏观层次的现象也就好理解了,这被批评为把一切宏观过程归结为微观个人行动的还原论倾向。布劳试图纠正这种倾向。他指出宏观社会现象和微观社会现象是完全不同的,他提出“整体效应”概念,认为宏观社会过程虽然产生于微观社会交换过程,但它一旦产生出来,就获得了一种突生性、自主性,它有独立于它所产生的原始过程的自己的规则。在《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中他对从微观到宏观的不同层次上的社会交换过程,它们不同的特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了系统论述,并且试图说明宏观的,复杂的社会结构和过程是如何逐步从微观,简单的人际关系和过程中产生和发展出来的,希望能弥补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的鸿沟。在《不平等与异质性》一书中,他更加强调宏观社会结构的突生性质,强调宏观结构对微观互动的影响,主张从宏观结构本身来讨论宏观社会过程以及它对互动的影响,因而从某种程度上又回到了帕森斯忽视微观,强调结构淡化个人的理论立场上。

五 批判理论是与帕森斯理论对现实过于乐观,具有保守主义倾向相呼应的。注重批判现实,寻求人类解放的新道路。代表人物有:阿多尔诺、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等。

第二阶段是以帕森斯对先前各派社会学取向的尝试为起点,然而最后却以社会学理论的进一步分化为终点。第一阶段只是主观与微观,维护与批判的争论,第二阶段,则产生了新的分歧:抽象分析和经验分析;宏观与微观;冲突与均衡等。


2019年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章节讲义四

 

西方社会学发展的主要脉络

第三阶段:进一步发展的阶段

这个阶段是以性的综合为特征的。主要是:微观与宏观的整合、能动性与结构的整合、理论的综合。

一、微观与宏观的整合

瑞泽尔:从主观形式和客观形式中将微观层次与宏观层次进行整合,提出:宏观的主观性、宏观的客观性、微观的主观性和微观的客观性。

亚历山大:多维度的社会学,提出集体与个人,唯心与唯物的整合。

柯林斯:从微观层次提出互动仪式链,然后从这儿将理论引向宏观层次。

科尔曼:微观与宏观的联合

埃利亚斯:构型

二、能动性与结构的整合

吉登斯:二元性来整合,将能动性和结构看成是二元性的,二者是不能分开的。

布丢:通过场域和惯习来完成。惯习是一种内化的精神结构或认知结构,人们通过惯习与社会世界打交道,惯习既能产生社会,又能由社会产生。场域是各种客观位置中的一种关系网络,场域的结构限制着行动者。

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的殖民化。生活世界是一个人们互动与交往的微观世界,系统植根于这一世界,来源于这一世界,但是系统最终却发展出自己的结构特征。

三、理论的综合

一种是先有社会学理论的综合;另一种是将其他学科整合进社会学。

大多数社会学家认为法国人奥古斯特·孔德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社会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经验学科,其主要特征是他所主张的实证精神。基于这一点,我们把孔德作为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来介绍。

英国人赫伯特·斯宾塞是与孔德齐名,并且是同一时期的英国早期社会学家,尤其是他的社会有机论思想在英语世界极有影响,多数社会学家认为斯宾塞也是实证主义社会学创始人之一。

社会学真正作为一门学科进入大学的讲堂,是迪尔凯姆的功劳。他为实证主义社会学规定了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并且亲自做了自杀问题的经验研究。他的著作《自杀论》被公认为实证主义社会学经验研究的范例。应该说,迪尔凯姆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的真正奠基人。

19世纪的德国也是社会学家辈出的地方,膝尼斯、齐美尔、M·韦伯等都是著名的社会学家,他们的著作和思想对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第一个时期: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

第二个时期:深入发展阶段

第三个时期:进一步发展的阶段
 

2019年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章节讲义五

 

第二讲 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人物介绍:孔德

奥古斯特.孔德 (Auguste Comte 1798.01.19-1857.09.05),法国哲学家,实证主义的创始人,出生于法国蒙彼利埃一个税务官家庭,逝于法国巴黎。1814-1816 年就读于巴黎工业学校,1816 年,因为不满意几何老师傲慢的态度,和老师发生口角,后来孔德和其他十五位同学被学校退学,学校也被暂时关闭,他一生的正式教育就此结束。之后他一度考虑移民美国,并勤学英文,研究美国宪法。后来美国梦并未实现。转回故乡的医学院研习医学及生理学。后来又回到巴黎。以教数学为生。

他的父母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和保皇党人。他不到60年的一生正好是法国大革命和19世纪上半叶开始影响到法国的工业革命,不但使法国成了欧洲科学发展和资本主义狂飙突进中心,而且也使它成为混乱和动荡的温床,一个个新生的和复辟的政权在那几十年中就像走马灯一样换个不停。

在那个年代里里程碑式的事实太多了。对孔德的影响也非常大。当时风靡的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下,孔德很快背离了父母的政治信仰,成为一个反对专制、崇尚革命的共和主义者。

1817-1824他结识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大师圣西门,并成为他的秘书,自称是他的学生,在思想上受其影响较大。1826 年开始在巴黎设堂讲学,建立和传授实证主义。1832-1842 年曾当家庭教师和巴黎工业学校的主考人。1848 年创建实证主义协会。

他们两个人分道扬镳的原因:直接原因主要是成长起来的学生拒绝再用老师的名字发表自己的文章。但实际上背景可能是两人的思想出现了越来越大并且无法弥合的鸿沟。如果说孔德早期的思想更多地接受到他那个时代的影响,那么,因为他越来越孤独和性格乖僻,其后期的研究视野更多地受到其私人生活的左右。

1844年,他结识了一个中产阶级知识妇女,这个被丈夫遗弃的不到30岁的女人,为孔德那沙漠般的情感世界注入了一股清泉。但科洛迪尔很快逝去。这场恋爱改变了孔德原来对女性的歧视,他开始认为女性的情感和利他主义情操要远远胜于男性的理智和自私。这种思想使他在开始宣传人类情感的力量,设想用繁琐的仪式去唤醒人类的爱心,并建立一种能够开发人类情感的基本资源的新宗教——人道宗教。孔德的晚年就沉浸在建立人道宗教的幻想、自在人道宗教“大祭司”的兴奋,以及由下层失意者组成的教徒们给予的崇拜之中。年复一年,他确实离天国越来越紧,但是却离他原先设想的那个令人激奋的实证主义天地越来越远。

1、法国社会动荡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解决。也就是说,传统的思辩哲学无法解决当时法国的社会矛盾,法国出现了急剧的社会动荡与社会变迁。

(1)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8月26日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代表资产阶级的党派取得了政权,虽然产生了1791年的宪法,但是依然维护君主政体,平民没有得到任何好处,路易16继续当权。

(2)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推翻了君主政权,逮捕了路易16,于9月22日成立法兰西共和国,而此次掌权的是吉伦特派,代表着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3)1793年5月31日,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推翻了吉伦特派,颁布《雅各布宾宪法》,但是又保留了平民希望废除的《农业工人强迫劳动法》,人民非常不满,加上内讧,出现了问题。

(4)1794年7月27日,发动“热月政变”,热月党人发动政变,热月党人上台,社会秩序仍然混乱。

(5)1794年11月,发动了“雾月政变”,拿破仑上台。

从1789年到1794年,短短5年时间内,法国连年内战,社会需要安宁,而思辩哲学对此却无能为力!这样,创建新的学科——一门以实用为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成为必然。

2、16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已经有了发展,它的思维方式影响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强调注重观察与实验,追求知识的确实性或实证性。这种思维方式深深地影响着社会科学。

3、个人所面临的不幸:

(1)婚姻的不幸:1825年孔德与一名曾经做过妓女的女子结婚,但是此人却经常不辞而别,导致1826年孔德患有精神病而住院;以后,孔德与另外一名女子有过柏拉图式的爱情,但都是没有结果而终,这对他打击很大。

(2)学业的不幸:本来孔德师从圣西门,但是1824年,与圣西门发生了著作权问题而分道扬镳,师徒二人从此决裂。

(3)生活的不幸:生活困难始终是困扰圣西门的一个大问题。他除了做圣西门秘书的7年期间有固定的收入外,没有其它收入。他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写作以及做私人教学为主。这就使得他一直生活在窘迫的生活之中。

1857年去世。


2019年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章节讲义六

 

实证社会学的提出

孔德一直沿用的是圣西门的说法,社会物理学,但比利时统计学家阿道夫`凯特勒1835年出版了“论人和人类能力的发展”一书,并无意中加上了社会物理学论文的副标题。所以孔德仓促之中杜撰了社会学一词。

在他的理论中,实证的,就是科学的,就是可以验证的

1、实证主义

实证的含义

孔德是西方社会学史上最早把自己的哲学称之为实证主义的欧洲思想家。在孔德看来,实证的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是现实的,而不是虚幻的;(2)是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

(3)是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4)是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

实证社会学原则

孔德认为,社会学实证主义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

(1)方法论上追求自然科学主义倾向。孔德认为,社会学应当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并采用其它科学方法;它主要依据自然规律去解释社会现象;

(2)认识论上追求经验主义:孔德认为,社会学可以解释经验、感觉以及其它可实验性的知识或材料;

(3)追求价值中立:社会学作为一门实证科学,它只与“是什么”有关,而对“应该是什么”不感兴趣,因此,它是价值中立的。

“三阶段说”

圣西门早就说过,一切科学都从假说开始,经过由简到繁、由抽象到具体的发展而以实证结束。孔德对此进行了系统化,认为每一种知识、人类的发展都经过三个不同的阶段:即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以及实证阶段。

第一,神学阶段,这是人类思维的起点以及初级阶段。神学占据统治地位,人们往往追求事物的本源,把自己无法认识的对象都归结为“神”,这是一种虚构的状态;

第二,形而上学阶段,这是人类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人类乞求于抽象的实体,以抽象的概念、实体代替了神,运用形而上学解释一切;

第三,实证阶段,这是人类智力发展的最高阶段,人类努力寻求事物或现象的客观规律性和实证性。也就是说,人类不再探求宇宙的起源、不再探求“事物的原理与原因”,而努力发现事物的实际规律。

孔德认为,一方面,每一门学科的发展都要经过这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另一方面,不同学科之间的进化和发展也体现了这三个阶段,处于最高阶段的就是社会学。

当然,孔德这样划分有其积极德因素,那就是肯定了人类思想的发展性进步性;但是他划分这三个阶段也缺乏必要的、科学的依据。

16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十分强调观察和实验,要求知识的“确实性”或“实证性”,否定、抛弃空洞的,荒诞的中世纪经验哲学;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说,过去是“神学的时代”,现在是“实证的时代”。孔德的“实证”一词直接来腮于圣西门的著作中。孔德认为,19世纪的人类已

经进化到了“实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经验认识可以用于理解社会现象。

孔德依据这一实证主义原则,认为人类智力的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

正如他在书中P20所言:“我们的每一个主要观念,每一种知识都先后有三个不同的理论状态;神学状态或虚构状态、形而上学状态或抽象状态、科学状态或实证状态。

“神学阶段”是人类思维发展的最初阶段,是人类智慧的必然出发点。在这个阶段,神学占统治地位,人类解释各种现象的存在,都归因于生命体或与人类相似的力量。在这一阶段人类智力的特征是自由幻想,寻找事物现象的根源,探索万物的内在本质,追究事物的最后原因,即要求获得绝对的知识。于是,人们对自己所不能及的情况,便求助于超自然的力量——神,用神来解释探究世界上各种现象的原因‘在此阶段,早期的科学知识也是受神学统治的,天文学表现为占星术,化学表现为炼金术,学科知识完全是虚构的,没有科学性。

“形而上学阶段”,是人类思维发展的过渡性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乞灵于抽象的实体,以形而上学(超经验)的抽象概念代替了超自然的“神力”,用形而上学来解释一切,以求获得关于事物的本质的绝对知识。在此阶段,科学知识受形而上学的支配,力求在经验的自然现象背后寻找抽象的物质或精神的本性,各种科学知识都是形而上学的抽象概念构成。形而上学,有两个含义 

1. 先打个比方,一把直尺插进水里,你的眼睛看见那把直尺是弯的。但是,你关于直尺的知识与你的光学知识告诉你:直尺不是弯的,是直的,你之所以看见它是弯的,是因为光的折射现象。 

你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 

形而上学,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我们可以想,当我们用自己的感官去看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是否也是像那把直尺一样,不是把它的本质正确地呈现给了我们、我们所看到的是不是只是这个世界的表象而对它的本质一无所知或有所误解?所以,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世界的本质。对于这个问题有各种回答,比如: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世界的本质是某种观念、精神,世界是从上帝那里流出来的,等等。 

这个就叫做“本体论”,也就是狭义上的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还有它广义上的含义。既然说,形而上学的任务是研究世界本质的,那么就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有没有能力研究世界的本质?如果说有能力,那么,应该用什么办法去研究? 

对于前一个问题,有人回答说:“我们有能力研究世界的本质。”(可知论)有人说:“我们没有这个能力。”(不可知论)对于后一个问题,有人主张必须通过理性的逻辑推演去认识世界的本质(理性主义),有人主张必须通过直观经验去把握(经验主义)。 

这个就是“认识论”,广义上的形而上学,应该包括本体论和认识论。 

广义上说,研究超越感性经验存在的学问,都可以叫做形而上学。 

2. 在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人的著作里,“形而上学”,还有另外一个意义。 

先说个古老的问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统的思维方式,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是: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所以,这个世界上如果不是先有鸡,就是先有蛋。然而,这种思维方式在这里陷入了窘迫之境:如果先有鸡,那么这只鸡是怎么孵出来的呢?如果先有蛋,那么这个蛋是怎么生出来的呢? 

科学的回答是:这个世界上,鸡不是从来就是这样的鸡,蛋,也不是从来就是这样的蛋。而是在生物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这样的形态的。这就跳出了非此即彼的思维怪圈,完成了一个“对立统一”,解决了这个问题。 

传统的那种思维方式,叫做“知性思维”,也可以叫做“形式逻辑思维”,用这种思维考虑问题,就不可避免会陷入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那样的两难处境、得出自相矛盾的、混乱的答案。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四个著名的二论背反(也就是类似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之类的问题,这类问题的特征就是:他的两个相反的答案都可以得到充分的证明),指出这个问题。他把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归结为:人类的理性不可以认识客观世界。 

黑格尔则反对康德的不可知的观点,他提出,如果跳出非此即彼的思维怪圈,就不会陷入矛盾、混乱。这就是辩证法。 

与辩证法相对的那种“知性思维”,则被恩格斯叫做“形而上学”。列宁、毛泽东,也沿用了这个用法,所以,中国的政治课本上,对“形而上学”的解释,依然是第二种解释。不过,现在学界使用“形而上学”这个词时,一般是采取第一个含义。

“实证阶段”,人类智力发展的最高阶段。在这一段,人类只观察各种现象,并找出各种现象之间在某个时期或过去可能存在的经常联系。他不想找出事情的缘由,而只是想找出支配各种现象的规律。就是说,在这个阶段人们不再以虚构的超自然的主体或抽象的原则来解释经验现象,“不再探索宇宙的起源和目的,不再求知各种现象的内在原因”。而把知识“局限在经验事实的范围内“,以“发现现象的实际规律”,即发现它们的先后不变的关系和相似关系。所以,这一阶段的科学知识都是经验的、实证的知识。

为此,孔德认为,人类知识从神学时代到形而上学时代,进而到实证时代是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相互联系,有序科学的等级体系发展的过程。

“整体大于局部”

他认为社会就像生物体一样,整体是大于局部的。也就是说,某一特定的生物现象只有在与整个机体相比之下才有自己的意义并得出解释。如果硬是人为地把某一成分从某一生物体中割裂开来,那么所能得到的只是一种无生命的物质。作为有生命的物质,这种物质是全面的和完整的物质。

孔德将这种“整体先于局部”的思想移植到社会学方面来:一方面强调,我们对某一特定的社会现象应放在整个社会之中去加以认识与理解,另一方面又强调,我们也应该注重对整个社会的研究,才能正确地认识与理解某个特定社会的宗教情况或国家的确切形式。例如,19世纪法国社会的情况.只有把这个时期置于法国历史的持续发展中才能理解。法国王胡复辟只有通过大革命才能理解,而大革命也只能通过几个世纪的君主政体来理解。神权和尚武精神的衰落只有从过去的好几个世纪中找出其原因才能得以解释。再比如:教育子女问题上东西方的差异。

一句话,只有研究社会整体的本身才能理解社会整体的部分,只有研究历史的全部变化才能理解某个时期的变化。

孔德还认为,作为生物学范畴里的单一有机体和作为社会学范畴的社会有机体,二者之间具有一致性:生物有机体可以分解为元素、生理组织、生理器官;社会有机体可以分解为家庭(细胞)、阶级(社会等级、特有的组织)、城市和公社(器官)。
 

2019年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章节讲义七

 

实证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在孔德看来,社会学是一门纵貌历史的科学,它既从历史的角度研究人类社会曾经发生过的社会历史事实(存在过的东西).又要注重研究目前现实社会存在的社会问题(目前存在的东西),而且从决定论的必然意义上来说它还应当研究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将会存在的东西),这样才是合乎逻想的。正因如此,孔德指出,“社会学比任何其他科学都重要。此外,唯有它才提供逻辑和科学的环节,

借此我们对现象的其他各种不同的观察能够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孔德主张以自然科学的“实证精神”来建立社会秩序,顺应自然科学发展的韧流,创立一门新学科——实证社会学。另外,从孔德创造的“三阶段说”,我们还可以看到,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实证哲学和实证社会学的地位.把它与近代实验科学相提并论,说明它是“最后完成”的员完备的科学理论。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关于社会学概念的提出和为之建设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努力,无疑是孔德对社会学的贡献。

社会秩序论

他的社会秩序论主要集中在他的著作《实证政治体系》一书中。主要分为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两个部分。社会静力学主要研究的社会秩序论。

1、提出的背景

孔德的社会静力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的基本秩序及某个特定整体的各个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社会静力学旨在揭示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它是从社会的横断面,静态地考察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寻找确立和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存和秩序的原则。

 孔德之所以要寻找和确立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存和秩序的原则,是因为,当时法国正处于大变革的时期。社会的动荡和无序是人们失去了生活的基本准则。而他认为这种准则的稳定,是保证真正的社会秩序的首要条件。因此他主张要“重建社会秩序”。

2、主要内容

孔德的静力学在逻辑上包括两个部分:人性结构和社会性质结构。

(1)孔德认为,人性支配人类的活动。他试图借助对人的本性的解释去了解社会历史,并在人性中找到社会秩序的根基,找到维持人类社会秩序的价值原则和道德力量。

(2)孔德认为,人性具有双重或三重性质。它由情感、活动和智力构成。

情感是人类的灵魂,是人的行为的动力。情感的发展历史就是人性的利他主义的发展过程。

活动是由军事阶段转为工业阶段的过程。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从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变为人对自然的战斗。

智力的历史是从唯物主义向实证主义发展的历史。

(3)孔德强调,人类行为是受情感“支配”与“决定”的。同时,它决定着社会的起源与性质。情感可以区分为利已主义的和利他主义的。

孔德还强调.非利己主义,即利他主义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他指出.利他主义有三种裹性:(1)敬慕(人与人之间的平等),(2)祟敬(儿子对父亲、学生对老师、下级对上级),(3)仁爱(爱藏与崇敬行为酌扩展),即在人类宗教中发扬光大的“仁慈之受”。人性的这些裹性维持着社会秩序。孔德在说到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的关系时指出,人首先是利己的,其次是利他的,进而发屁成无私和友爱。他说,人类早期是利己心超过利他心.因而野蛮人要互相残杀。资本家之所以要拼命剥削,工人之所以要罢工,进行斗争,社会之所以动乱,其原因就是利己思想超过利他的思想,随着文化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利他的思想逐渐有了发展,达到利己心和利他心的一致和谐。维持人类社会的共存与秩序。为了说明这一点,他以家庭为例。

在孔德看来,家庭就是人性中实现利己心和利他心和谐一致的一种形式.也是实现“社会协调”的最基本的方式。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员基本单位。家庭联结过去和未来,“在家庭里,人类有历史持续性的经验.并掌捏了文明条件,会把物质财富和精神知识一代一代传下去”,使得社会得以延续下去。

 孔德指出,家庭是人以自然的情爱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个初级群体,是两性的结合,又是父母、子女等亲情的结合。在家庭里,兄弟间、姊妹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子女对父母的关系是祟敬的关系,父母对子女的关系是慈爱的关系,丈夫和妻子的关系是复杂的指挥和服从的关系。在家庭里,感情是主要的,智力是次要的,彼此应有合作互受精神,又要有顺从原则。家庭成员从利己的动机出发,结果是既爱自己又爱家人。这样一来。人性中的利己心与利他心两重性达到了一致与和谐。孔德认为,这种关系扩展到社会,社会就可能实现和谐一致。

(4)社会毕竟与家庭有区别。家庭关系是靠家长调节,社会关系则是由政府调节。社会在本质上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基础上的爱好群居人们的“合作’。孔德强调.在社会中智力是主要的,人们是在共同的愿望、信仰、倩感、意识、道德规范和社会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社会合作”的。要是非分明,要公正和公平。各阶级的人们认同现有的秩序。一切社会问题的解决都应从“普遍的爱”、“普追的同情”的原则出发,而绝不应从破坏现有的秩序出发。

(5)孔德认为,宗教缔造社会秩序。它永远具有使人类集体或个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特点。宗教可以调节人类内部生活,把人类联系在一起,在共同的信仰的支配下,共同生活、共同行动。在孔德看来,正是宗教用无私和仁爱对人们进行格神和道德教育,克服利己思想,彼此友善合作。他说,社会需要宗教,它是一种能巩固和节制俗权的教权。所以,每个政府为使统治和服从神圣化并加以控制都要支持宗教。由此可见,在孔德的社会静力学中.把宗教看成是人类最高教义,人类社会关系的主要准则,是人类社会“共存和继续”、“秩序和进步”的保证。

(6)孔德还认为,语言、所有制和社会组织(社会劳动分工)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社会历史能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语言在人类精种生活中起着根本的作用。孔德认为,在现实社会中,语言是人们学习社会规范和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人类通过语言这一载体把先辈的思想和文化继承下来,传给“新的合作者”,而使社会秩序延续下去。

在孔德看来,社会秩序也依靠与其有关的劳动分工与经济合作。个人进行经济活动以满足自身的需要。然而.随着劳动分工的出现,每个人在参加经济活动中,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从而进行合作,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新的社会联系。劳动分工促进了工业发展,专业化的相应发展也促进了个人主义。同时,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增强了。因此,高度发达的劳动分工造成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使一个复杂的社会有了稳定的秩序。“小结:

(1)静力学相当于解剖学;

(2)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是社会的基础。孔德认为人的本性有两种:利己心和利他心。社会之所以动乱,就在于利己心大于利他心。所以,只有随着社会的发展,利己心等于利他心社会才能够稳定;

(3)家庭是利己心与利他心相结合的地方,这是由于在家庭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通过家庭结成小群体;

(4)家庭分工与合作就结成了社会,但是家庭的功能比较单一,而社会功能比较复杂,所以必须要进行社会控制,才能保证社会的协调发展;
 

2019年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章节讲义八

 

社会变迁论

孔德不仅对社会有静态的描述,而且也对社会的动态发展有着比较系统的研究。他的社会动力学是从社会纵的方面,动态地研究社会的变迁与进化的。‘动力学从属静力学”。静力学和动力学提出“进步就是秩序的发展”。

孔德根据“人类智力发展的根本规律”,将人类社会变迁与进步的历史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军事阶段、过泼阶段、工业阶段。

1、军事阶段——神学阶段,它从远古至中世纪早期。这一时期,政治上宣扬“君权神授”,政治制度是“君主专政”。城邦的建立和土地制度的确立,就是这—征服制度的产物。人们在征服制度的统治下,为着共同好恶的利益,对神灵和军事长官无限的崇拜。军事阶段是军事、战争为主的古代社会。

2、过渡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孔德认为,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用防御性的军事组织代替进攻性的组织,用抽象的概念及原则取代神学,由对神灵与军事的崇拜转向对自然与科学的崇拜。总之,在这一时期,由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使社会由神学阶段到形而上学阶段逐步地向实证社会过汉。这一时期,是以自然法学理论为根据的重视人权和法制的社会。

3、工业阶段(实证社会)——实证阶段,它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顶峰。工业发达,“把注意力从剥削其他社会转到开发自然上来了”。追求实证知识,即既用实证方法研究数学,天文、物理、化学

和生物,又延伸到思想的其他方面。在他看来、工业社会的这些特点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则就是发展财富,谋求最终的利益。他构想未来的社会(实证社会)是劳动至上、劳动价值至上的社会.社会将会由牧师、银行家和企业家共同管理。

 孔德除了把以上所分析的理性因素看成是社会发展动力之外,还特别注意到影响社会进步与变迁的其他的一些因素。他认为,死亡、人口、种族、气候、道德价值的精神和政治活动等,对社会的进化都有影响作用。

小结:

孔德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是有规律的,与人类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相对立,社会变迁也应该有三个阶段:

(1)军事阶段(中世纪之前):强调君权神授,以城邦制为基础,人们对神、君主无限的崇拜;

(2)过度阶段(中世纪至工业革命):由君主制逐渐走向共和制;人与自然的矛盾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人类开始设法征服、掠夺自然;到了过渡阶段的晚期,实业家逐渐成为社会的精英;

(3)工业社会(16世纪以来):产生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利润;人类设法开发资源;资本家、实业家成为社会精英;劳资矛盾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关注新疆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其他人还看了:
免责声明

《新疆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新疆自考-便捷服务

2019年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章节讲义总结

编辑:新疆自考网  时间:2019-07-24 10:00:10  阅读(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2019年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章节讲义一

 

第一讲 西方社会学产生的思想基础及历史背景

思想基础

思想遗产:从古希腊到18世纪

大家都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它的文明开始于荷马时期。

根据已有的史料可以说明,荷马大约生活在公元前9—前8世纪,是小亚西亚西部的依奥尼亚人,最后死于西奥岛。他是一个民间歌手,即所谓“行吟诗人”。当时,古希腊还是口传文学的时代。史诗中所写的特洛亚战争在历史上确曾发生过。战后,产生了许多有关这次战争的传说和诗歌,由民间歌手口口相传。荷马以其出众的艺术才能,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编成了两部具有统一的思想和完整的艺术布局的史诗。到公元前6世纪史诗才有文字记录,又经过多次的加工和整理,到公元前3世纪时编定,流传到今天。 《依利亚特》《奥德塞》。

这个时期: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师生关系)

(1)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苏格拉底的学生,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和理性能使人摆脱恶而追求道德生活。这一见解促成了柏拉图关于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蓝图:理想国的建构。但同时,他反对苏格拉底关于“人性和民主的社会秩序”的见解,他认为民众正是借助民主的幌子把苏格拉底送上了断头台的。另外,这个柏拉图的贵族身份也有关系,因为贵族身份使他坚信从事政治活动是贵族的特权。

柏拉图关于社会的见解:

A、把社会与有机体类比,将社会看成是类似与自然界的各种成分相互结合的统一整体。国家是放大的个人,个人是缩小的国家 。人的生活有理性、意志和情欲三个方面。作为放大的国家也是如此。国家的这些要求也需要三部分人的满足,这就产生了最基本的社会分工。

B、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禀性有高低之别,这种差别等级制的劳动分工制和社会制度的基础,从而满足国家和的社会的不同需要。社会由:统治者、保卫者和普通劳动者构成。

评价:他看到了社会是一个由分工组成的功能互补的系统,并论证分工的基础是人们之间的相互需要和能力的差异。但,他混同了社会和国家的论述,因此社会职业分工的合理性就被用于国家等级制度的合理性。

(2)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柏拉图的思想主要来自其天才的假设和推理,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主要来自经验的归纳。他认为人是社会性的存在,人具有合群的本能,需要过社会生活,而人的这一本能只有在城邦或国家中充分实现。而城邦或国家又是人类本性充分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而辩证地提出了他关于“人的本性和社会关系”之间的逻辑问题。

2、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后,西方思想进入了一个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的状态。直到中世纪中期亚里士多德的社会哲学观又开始得到一定程度的复兴。

(1)阿奎那(1225-1274):认为用亚当和夏娃的原罪来说明人类起源是苍白无力的,他同意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社会起源与的人的本性,因为人有许多需要靠自己是不能得到满足的,而必须过社会生活。这就造成了:人天生注定要构成一个能使其享受圆满生活的社会的一部分。

西方的近代史开始于文艺复兴以及其后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阐释的社会思想重新复兴的意义上来说,马基雅维里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一位巨人。

(2)马基雅维里(1469-1527),著作很多,找来恶名的是:《君主论》:政治权术主义,马基雅维里主义,认为人是自私的,无法摆脱暗杀、欺诈和背叛等堕落倾向。而由人组成的社会自然只有凭借外在的权利和力量才能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同时,个人也只有生活在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统治的社会里,才能保证自己不受他人侵犯。基于此,他强调社会高于个人,政治高于道德。政治致力于社会的安定和秩序,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政治家可以不受道德的约束。

用他的话说,他放弃了15年玩乐的时间从事治国之术(人称霸术)的研究,为统治者治理百姓出谋划策。如果排除其动机的考察之外,可以说这是有关如何控制人类行为的最早的系统见解。

3、社会契约论(格劳修斯提出)

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开始了越来越广泛的变革。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由荷兰法学家格劳修斯倡导的社会契约论开始得到欧洲大陆诸多学者的认同。此后得到了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的推动。

(1)霍布斯(1588-1679),认为人是自私自利的,这使前社会时期的人处在一种相互对立和冲突之中,人们达成契约构成的社会的目的是避免冲突和相互见的威胁和恐惧。

(2)洛克(1632-1704),他并不认为前社会状态下的人是反社会的,他认为前社会状态下的人是无所谓恶与善的。人们之间不必然是对手,人们身上所背负的限制是他们一致同意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

社会和政府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社会契约的产物,而后者则是公民授予权力和政治控制形成的。

(3)卢梭(1712-1778),认为不平等是一种罪恶,契约是解决这种罪恶的可行方法。

先驱者的贡献

我们知道孔德因为最先提出社会学一词,被称为社会学的创始人,但实际上,在他创立社会学之前,已经有许多先驱者为这一学科的出现作了不可或缺的思想贡献了。

维科(1668-1744):《新科学》中将人类历史划分为:神的时代、英雄时代和凡人时代。他认为国家政权都要符合被统治的人民的本性。所以凡人时代的人道政府或君主政府是最好的政体。与契约论不同,他认为人性和社会都是可变的,人类社会是历史的,社会制度和人的关系都是行动的产物。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他使用了理想类型的概念并使法具备了比前人或同时代人更多的内在一致性

理解到比较研究的重要性

发展了社会的成分在功能上是相互依赖的。

他是一个社会唯实论者,认为社会是一个只有从整体角度看才有意义的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普遍精神,可以说是某种生活方式和共同关系的形式。

缺憾:虽然孟德斯鸠在共时态的社会类型方面进行了出色的探讨,但历时态方面却忽视了社会形态的演变。

3中的人物弥补了这一缺憾。休谟、斯密和弗格森不仅强调社会的结构性,而且看到不同社会类型之间的转化。

休谟(1711-1776):交往是人性的产物

亚当`斯密(1723-1790):通过“看不见的手”来表达经济学的自由主义秩序观的同时暗示了一种社会过程的历史决定论,并且预见到社会可以作为控制自己行为的镜子而发挥作用——公共的旁观者。(库利的镜中我)

亚当`弗格森(1723-1816)《市民社会史文集》:原始社会、野蛮社会和精致社会。他并不对社会进步保乐观态度,他比同时代的人更早地看到了工业方面进步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他认为分工以及由分工所造成的社会分层是社会不可缺少的整合要素。另一方面,分工造成的人的片面发展等异化和非人化的后果。(机械化过程中,人就像一个零件)

4、圣西门(1760-1852)(工业社会一词的创用者)强调科学应该是实证的,该能通过预测和证实原理成为实践的基础。

孔德:维持秩序的幻想

马克思:社会阶级的工业社会观。

圣西门关注人类社会的进步,尤其是从以消费为中心的封建社会到以生产为中心的工业社会的转变。提出:准备工作时期、臆测体系组织时期和实症体系组织时期。
 

2019年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章节讲义二

 

第一讲 西方社会学产生的思想基础及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

正如吉登斯所言,社会学是剧烈的社会变迁或现代性出现的直接后果之一。

革命:1789年法国大革命、18世纪中期的英国的工业革命

1、法国大革命:

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不仅是一场推翻封建制度和神权政治,从而为法国资本主义的登场开辟道路的政治革命,而且也是整个近代社会变革的象征。这场革命对意义不在于推翻了一个国王或改变了一项政策,而是在于彻底地改变了社会制度为资产阶级替代封建阶级扫清了障碍。

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社会学的出现最初乃是对法国大革命以及革命造成的旧社会秩序崩溃后果的消极回应。

2、英国的工业革命

纺纱机取代纺车,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直接推动着各个行业的技术革命。这使得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工业革命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事件,而是西方世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积累起的各种相互关联的因素的一次大推进。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

与欧洲社会和政治变革同时发生的是自哥白尼到达尔文科学技术的变革,这一变革直接导致经验资料的积累和分析为特征的实证主义方法取代了将超自然的启示和以往的传统作为真理的信念。

也就是说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科学的有效性,启发着人们将科学方法论的使用领域扩展到人类自身和社会的领域。

社会的急剧变迁

社会革命和科学进步的直接后果是社会的变迁和现代社会的出现,在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被打碎的初期,初生的资本主义是出于巨大的危机之中的。这些危机推动了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西方社会学发展的主要脉络

1839年,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正式提出了“社会学”一词,西方社会学就此开端。自那时起,西方社会学已有150年的历史。粗略地说,可以把西方社会学这150年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80年代以来的深入发展阶段;

80年代以来的进一步发展阶段。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涌现出一批思想敏锐、影响深远的“名家”、“名作”,他们代表这一时期西方社会学发展的最高成就,体现了当时人类在探索社会的奥秘方面所拥有的智慧,为人类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纪录。

第一阶段: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

在三个发展阶段中,第一个阶段相对来说显得较为漫长,从十九世纪孔德倡导建立一门有关人类社会的科学学科算起,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各种风格的社会学原初模型的出现,大约花了一百年的时间。这也充分反映了建立社会学这项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在这个时期里,出现了一批奠基性的人物,他们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观察社会、分析社会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科学方法,来构思社会学关于社会的科学的具体样式,从而对社会学这门学科的产生和形成,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一、实证社会学

孔德

他是正式倡导建立社会学,主张以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的第一人。他在《实证哲学教程》的后三卷,尤其是第四卷中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这种主张。他所理解的科学,是当时那种以实证方法为特征的自然科学,其基本精神就是强调研究对象的可观察性和研究结果的可证实性或重复性,具体方法包括观察、实验、比较等。孔德认为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知识具有统一性;神学、形而上学、实证科学是人类一切知识领域都必须经过的三个发展阶段,关于社会的知识自然也不例外。社会学就是发展到实证科学阶段的社会科学或社会物理学。

孔德关于建立一门有关社会的科学的呼吁在当时显然是深入人心的,但是他对于自己主张(也就是用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统一性以及人类知识之间的统一性来论证一门有关社会的科学的主张)所做的论证和说明却过于粗略,显得不够充分。

2、斯宾塞

他的主张得到了斯宾塞的响应和进一步的改进。他在《社会学原理》一书中社会和自然界的统一性思想做了进一步的论证。他说社会和自然生物有机体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比如:生长过程、结构进化、功能分化、相互依赖等,因此完全可以用分析生物有机体的那些概念、原理和方法来分析社会。斯宾塞从社会有机体和社会进化的思想出发,对社会的结构和社会的变迁做了比孔德更为细致的描述和分析,从而比孔德的主张更具有可行性和说服力。实际上,斯宾塞提出的许多概念:结构、功能、分化、进化等仍然是宏观社会学中普遍使用的分析工具。斯宾塞对实证社会学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可见一斑。

但是他所构建的实证社会学体系在理论和方法论基础方面仍然是不巩固的。因为他和孔德一样,仍然是把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统一性作为建立社会的科学赖以成立的理论基础,仍然是以自然科学中的原理与方法推广到社会过程的方式来建构社会学的概念和命题,因而,其有效性仍值得质疑。

也就是说,他们先构思出一般适用于一切领域的一般原则或第一原则,然后再从中演绎出社会学原理。这种方法与其说是实证的自然科学,还不如说是思辨的哲学,这是孔德和斯宾塞著作中的一个矛盾。但这个矛盾在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那里得到克服。

3、迪尔凯姆

他1895年发表的《社会学研究方法论》在西方社会学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首次从社会现象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出发,来对实证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进行了系统地论述。他明确提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与纯粹的个体现象不同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事实。社会事实具有三方面的特性:客观性、集体性和强制性。他提出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最基本的准则是:将社会现象当作客观事物来看待。(也就是排除大脑思维本身来研究社会现象)。他认为解释社会现象的基本方法是用社会事实解释社会事实。

在《方法论》一书中,他对观察、分析、解释和检验社会现象的方法进行了具体的考察,确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社会学实证研究方法,从而为社会学奠定了一个真实可靠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使社会学真正成为一门完全独立的科学学科,他也由此被公认为西方社会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更重要的是,他将他的方法论主张运用于实际的社会学研究中,发表《社会分工论》、《自杀论》等一系列名著。

但是他们所确立的这套实证主义的社会学研究取向遭到了各个方向的挑战,其中最主要的是来自诠释社会学。

二、诠释社会学

与实证社会学相反,诠释社会学根本否认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完全一致的假说,而认为两者之间是存在根本差别的。自然过程的主体是无意识的物质,它们只是简单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被动的适应周围环境。而社会过程的主体是有意识的个人。个人的行动是带有意义的。他不是单纯地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而是根据他赋予事物的意义来行动。所以,诠释社会学认为社会学家要了解社会现象,就必须去了解这些现象得以构成的个人行动,而要了解个人行动,就必须了解这些行动所含的主观意义。他不能只从外部去观察行动,也不能给行动施以一种外部的逻辑,他必须要解释指导行动者行动的内部逻辑,而这靠自然科学的那种实证研究方法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必须靠诠释学的方法才能实现。早期的诠释社会学家们并不反对建立一门有关社会的科学的主张,但反对对科学做过于狭隘的理解,也就是反对把科学等同与自然科学,主张社会学是与自然科学不同的人文科学。

韦伯

他是诠释社会学的奠基人。他认为社会现实从根本上说是由人们和他们的有意义的社会行动构成的,社会学的对象不是脱离个人行动的抽象的社会结构等等,而是人本身有意义的社会行动。

和迪尔凯姆的社会唯实论观点不同,韦伯主张社会唯名论,他认为只有个人和行动才是实在的,社会只是一个称谓而已。比如,“国家”“团体”“封建主义”等概念标志着一定类型的人类相互作用,那么社会学的任务就是使它们成为可理解的行动。社会行动的本质取决于行动者赋予其上的主观意义,而与行动的外部特征无关。因此,对于社会行动,只能用诠释学中“投入理解”的方法去把握,而不能用自然科学的那种从外部去观察和分析对象的方法来加以考察。由此,韦伯提出了诠释社会学的一套理论和方法,并用它来分析和研究西方社会尤其是近代西方社会的经济、政治、法律和宗教,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深远的研究成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社会科学方法论》。可以说《经济与社会》概述了其社会学体系的主要方面。

舒茨

韦伯论述存在的不足:a、他提出社会行动的性质取决于行动者赋予其上的主观意义,但却没有说行动者是如何赋予其行动以意义的b、他认为对行动的主观意义只能用理解的方法把握,但对于理解自我和理解他人的区别,我们能否理解他人,我们怎样才能更有效地理解他人都未论述。德国社会学家舒茨发现了其缺陷并加以探索,其成果都体现在《社会世界的现象学》中。

库利、托马斯、米德

他们也都是从大体与诠释社会学相同的方向上对社会学进行探讨的。在德国的韦伯和舒茨之外,美国的库利、托马斯和米德等人都重视研究社会过程中的个人行为与人际互动这个层次,注重人际互动的主观方面,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符号互动对于个人人格与社会结构形成的重要作用。

三、批判理论

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为基础而形成起来的一种激进的社会理论思潮。它的基本特征是强调社会理论的批判性质,强调理论和理论家在改造、变革现实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反对那种旨在维护、修补现存社会结构的单纯的解释性的科学研究。

早期的批判理论家霍克海默把传统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都归为“传统理论”,将其与之对立,肯定后者而否定前者。在方法论上,他们既反对实证主义,有反对诠释学,认为它们之间虽然有差别,但它们都是把社会现象当作孤立的事实来加以考察和分析。

而批判理论家们主张以辩证的“总体分析”方法来观察和分析社会现实,也就是说把社会现象置于社会的与历史的总体过程中,从它们在社会的与历史的总体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确定它们的性质、意义,来考察它们的产生、变化和发展。

主要的代表有:霍克海默、阿多尔诺、马尔库塞。

实证主义、诠释学和批判理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就初步确立的。除了这三种社会学取向之外,还出现了一些具有特色的社会学构思,比较著名的有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主张研究社会交往的纯粹形式。《社会学:关于社会交往形式的研究》。帕累托主张研究非逻辑行为。《普通社会学》。但是相对来说,这两种取向影响要小得多,和者不多,更没有形成源源不断的发展脉络。
 

2019年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章节讲义三

 

西方社会学发展的主要脉络

第二阶段:深入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西方社会学虽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可是多种取向并存的局面,总让人感到美中不足,怎么整合各种不同取向的社会学,使之融合为更具有综合性因而也更具有说服力的社会学体系,几十年来,一直是许多西方社会学家追求的目标。实际上,西方社会学的第二发展阶段就是以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在这方面所做的尝试开始的。

韦伯提出要以个人行动作为社会学分析的基本单位,要把各种不同层次的社会结构概念都转换成可理解的行动。早期的帕森斯也接受了韦伯的这种理论立场,把社会行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但帕森斯认为韦伯以及与他观点相似的“唯心主义”社会学传统过于突出个人行动的主观的一面以及影响个人主观定义的文化理想与价值观,而忽略了行动发生于其中的情境作用。与此相反,实证主义社会学把人的行为视为对周围情境的反应,看到了客观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制约或影响,这是它的长处,但过分强调这种制约作用,忽视甚至完全否定个人主观因素的作用,这是缺陷。

帕森斯认为这两种传统都对说明人们社会行动的某一方面作出了贡献,但都没能对社会行动的结构作出完整的说明,必须把它们综合起来,才能形成一个合理说明人类行动的一般理论。他早年出版的重要著作《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就是他在这方面的的最初尝试。书中的提出了他的一般行动理论的基本思想:提出目标、环境和规范是单位行动的基本要素,行动就是在物理环境和价值规范两方面的制约下,个体为实现一定的目的所发生的动作和过程。这显然是对两种传统的高度综合。

帕森斯和韦伯一样从行动理论开始他的研究,和韦伯一样他不仅关注个体的社会行动,而且更关注宏观的社会结构与过程,希望从行动理论出发探寻各种之后结构与过程的真实基础。尽管他一生的研究工作中,都始终注意保持一种综合的理论立场,希望把迪尔剀姆和韦伯的理论洞见结合起来,但随着他研究的深入,他的观点实际上更接近斯宾塞、迪尔剀姆而远离韦伯等人的立场。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发表的一大批著作中《社会系统》《行动理论草稿》《经济与社会》《社会—进化与比较的观点》《现代社会系统》等中,逐渐发展出了一个后来被称为结构功能主义的宏大社会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一开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美国乃至西方社会学界取得了近乎霸主的地位,但很快受到了人们的批评。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过于抽象,缺乏经验基础;

过于注重社会过程中客观的层面,忽视其主观层面;

注重宏观分析,缺乏微观分析基础;

过于强调社会的一致与稳定,忽视强制与冲突;

对现实过于乐观,具有保守主义倾向等。

顾尔德纳的《西方社会学面临的危机》一书就是对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进行批评的著名作品之一。以这些批评为基础,一大批反帕森斯或非帕森斯主义的理论取向在西方社会学繁荣兴盛起来。

一 针对过于抽象、缺乏经验基础的缺陷。默顿做了一系列的补救工作。他批评早期功能分析中的三条假设:“功能统一性假设”“功能普遍性假设”“功能不可或缺性假设”。认为它们没有根据,经不起事实检验,提出应该把功能分析和经验研究结合起来,以经验研究来检验功能分析。为此他提出了“中层理论”策略以及用以指导经验研究的可操作的新的功能分析范式,形成了特纳称之为“经验功能主义”的研究取向,在西方社会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二 针对过于强调社会的一致与稳定,出现了社会冲突理论。其特征是强调社会结构的强制性、社会过程的冲突性、社会变迁的普遍性。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的米尔斯和德国的达伦多夫。

米尔斯在《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和《权力精英》等书中,以社会冲突论为指导,对现代美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和权力结构做了深入的描述和分析,指出所谓的“权力均衡”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西方社会的一种神话。

达伦多夫则在《工业社会中的阶级和阶级冲突》一书中,参照结构功能主义的社会均衡模式的基本要素,提出了一个相当完整的宏观社会冲突理论,对冲突的根源、冲突群体的形成、冲突形成的形式与条件、冲突的解决、冲突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等问题做了系统的论述。

有的学者指出无论是结构功能主义还是社会冲突论都是片面的,提出应将二者综合。代表人物主要有:科塞和伦斯基。科塞在《社会冲突的功能》中认为,冲突是社会的常态,但他反对达伦多夫那种认为冲突只破坏稳定、导致社会变迁的看法,认为冲突与社会整合、稳定并不矛盾,甚至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伦斯基也在《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一书中,试图证明冲突论和功能论是不相矛盾的。

三 针对过于注重社会过程中客观的层面,忽视其主观层面。出现了符号互动论、拟剧理论、本土方法论。

1符号互动论:是以库利、托马斯和米德等人的思想为基础而形成起来的,美国社会学家布鲁默是其创始人。该理论从社会唯名论的立场来看社会,主张人们之间的符号沟通过程是社会过程的基础和实质,个体行动与社会结构都是人们之间符号互动的产物。

2拟剧理论:在此基础上,戈夫曼对人们之间日常的符号互动过程进行了一系列更为深入具体的研究。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他把社会机构比做一个大舞台,将人们之间的互动过程比拟为剧院中的表演。

3本土方法论:是以强调社会生活中的主观层面为特征的另外一个流派。它是以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理论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加芬科尔是其创始人。《本土方法论研究》中,指出本土方法是指社会成员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构造和解释他们的社会世界并对其赋予意义与秩序时所使用的方法和程序。本土方法论者反对社会秩序有其自己的客观现实性这种观点,认为社会秩序完全是互动参与者赋予周围环境,而且,社会秩序并不一定真的存在,它只是看上去存在,而它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们对社会秩序的主观感觉。由于这种秩序感,社会现象得到了一种描述和解释,使之对它的社会成员来说成为可知的、合理的、能理解的和可说明的。社会成员为创造这种秩序感所使用的方法和程序,是本土方法论的研究课题。本土方法论与符号互动论有很多分歧,但在反对功能论、实证论,偏好社会生活中微观、主观层面的研究这一点却是共同的。

四 社会交换理论是针对注重宏观分析,缺乏微观分析基础的缺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关于社会交换的思想在古典经济学、早期人类学中就已存在了,但它的发展主要归功于美国现代社会学家霍曼斯和布劳。

1霍曼斯:和社会唯名论者相似,霍曼斯也强烈主张要在社会学中恢复人的地位,认为制度,组织和社会都可以归结为个人的行动,因而必须用有关个人行动的命题来解释。他坚决反对功能主义关于社会有自己需求的看法,指出有需求的只是人而不是社会。但他有和诠释社会学和符号互动论不同,不是把人的社会行动归结为纯粹的符号性互动,而是受古典经济学和行为心理学的启发,把人的行为归结为最大利益的追求,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看成是一种计算得失的交换行为。在《社会行为:它的基本形式》中,霍曼斯讨论了社会交换过程的基本原理,并以社会交换过程为基础,重新描述和解释了社会群体,权力,地位,社会制度等社会现象,建立了一个相当完整的社会交换理论体系。

2布劳:霍曼斯认为交换论既可以解释微观现象又可以解释宏观现象,但他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微观层次上,他认为微观层次搞清楚了,宏观层次的现象也就好理解了,这被批评为把一切宏观过程归结为微观个人行动的还原论倾向。布劳试图纠正这种倾向。他指出宏观社会现象和微观社会现象是完全不同的,他提出“整体效应”概念,认为宏观社会过程虽然产生于微观社会交换过程,但它一旦产生出来,就获得了一种突生性、自主性,它有独立于它所产生的原始过程的自己的规则。在《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中他对从微观到宏观的不同层次上的社会交换过程,它们不同的特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了系统论述,并且试图说明宏观的,复杂的社会结构和过程是如何逐步从微观,简单的人际关系和过程中产生和发展出来的,希望能弥补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的鸿沟。在《不平等与异质性》一书中,他更加强调宏观社会结构的突生性质,强调宏观结构对微观互动的影响,主张从宏观结构本身来讨论宏观社会过程以及它对互动的影响,因而从某种程度上又回到了帕森斯忽视微观,强调结构淡化个人的理论立场上。

五 批判理论是与帕森斯理论对现实过于乐观,具有保守主义倾向相呼应的。注重批判现实,寻求人类解放的新道路。代表人物有:阿多尔诺、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等。

第二阶段是以帕森斯对先前各派社会学取向的尝试为起点,然而最后却以社会学理论的进一步分化为终点。第一阶段只是主观与微观,维护与批判的争论,第二阶段,则产生了新的分歧:抽象分析和经验分析;宏观与微观;冲突与均衡等。


2019年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章节讲义四

 

西方社会学发展的主要脉络

第三阶段:进一步发展的阶段

这个阶段是以性的综合为特征的。主要是:微观与宏观的整合、能动性与结构的整合、理论的综合。

一、微观与宏观的整合

瑞泽尔:从主观形式和客观形式中将微观层次与宏观层次进行整合,提出:宏观的主观性、宏观的客观性、微观的主观性和微观的客观性。

亚历山大:多维度的社会学,提出集体与个人,唯心与唯物的整合。

柯林斯:从微观层次提出互动仪式链,然后从这儿将理论引向宏观层次。

科尔曼:微观与宏观的联合

埃利亚斯:构型

二、能动性与结构的整合

吉登斯:二元性来整合,将能动性和结构看成是二元性的,二者是不能分开的。

布丢:通过场域和惯习来完成。惯习是一种内化的精神结构或认知结构,人们通过惯习与社会世界打交道,惯习既能产生社会,又能由社会产生。场域是各种客观位置中的一种关系网络,场域的结构限制着行动者。

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的殖民化。生活世界是一个人们互动与交往的微观世界,系统植根于这一世界,来源于这一世界,但是系统最终却发展出自己的结构特征。

三、理论的综合

一种是先有社会学理论的综合;另一种是将其他学科整合进社会学。

大多数社会学家认为法国人奥古斯特·孔德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社会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经验学科,其主要特征是他所主张的实证精神。基于这一点,我们把孔德作为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来介绍。

英国人赫伯特·斯宾塞是与孔德齐名,并且是同一时期的英国早期社会学家,尤其是他的社会有机论思想在英语世界极有影响,多数社会学家认为斯宾塞也是实证主义社会学创始人之一。

社会学真正作为一门学科进入大学的讲堂,是迪尔凯姆的功劳。他为实证主义社会学规定了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并且亲自做了自杀问题的经验研究。他的著作《自杀论》被公认为实证主义社会学经验研究的范例。应该说,迪尔凯姆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的真正奠基人。

19世纪的德国也是社会学家辈出的地方,膝尼斯、齐美尔、M·韦伯等都是著名的社会学家,他们的著作和思想对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第一个时期: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

第二个时期:深入发展阶段

第三个时期:进一步发展的阶段
 

2019年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章节讲义五

 

第二讲 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人物介绍:孔德

奥古斯特.孔德 (Auguste Comte 1798.01.19-1857.09.05),法国哲学家,实证主义的创始人,出生于法国蒙彼利埃一个税务官家庭,逝于法国巴黎。1814-1816 年就读于巴黎工业学校,1816 年,因为不满意几何老师傲慢的态度,和老师发生口角,后来孔德和其他十五位同学被学校退学,学校也被暂时关闭,他一生的正式教育就此结束。之后他一度考虑移民美国,并勤学英文,研究美国宪法。后来美国梦并未实现。转回故乡的医学院研习医学及生理学。后来又回到巴黎。以教数学为生。

他的父母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和保皇党人。他不到60年的一生正好是法国大革命和19世纪上半叶开始影响到法国的工业革命,不但使法国成了欧洲科学发展和资本主义狂飙突进中心,而且也使它成为混乱和动荡的温床,一个个新生的和复辟的政权在那几十年中就像走马灯一样换个不停。

在那个年代里里程碑式的事实太多了。对孔德的影响也非常大。当时风靡的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下,孔德很快背离了父母的政治信仰,成为一个反对专制、崇尚革命的共和主义者。

1817-1824他结识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大师圣西门,并成为他的秘书,自称是他的学生,在思想上受其影响较大。1826 年开始在巴黎设堂讲学,建立和传授实证主义。1832-1842 年曾当家庭教师和巴黎工业学校的主考人。1848 年创建实证主义协会。

他们两个人分道扬镳的原因:直接原因主要是成长起来的学生拒绝再用老师的名字发表自己的文章。但实际上背景可能是两人的思想出现了越来越大并且无法弥合的鸿沟。如果说孔德早期的思想更多地接受到他那个时代的影响,那么,因为他越来越孤独和性格乖僻,其后期的研究视野更多地受到其私人生活的左右。

1844年,他结识了一个中产阶级知识妇女,这个被丈夫遗弃的不到30岁的女人,为孔德那沙漠般的情感世界注入了一股清泉。但科洛迪尔很快逝去。这场恋爱改变了孔德原来对女性的歧视,他开始认为女性的情感和利他主义情操要远远胜于男性的理智和自私。这种思想使他在开始宣传人类情感的力量,设想用繁琐的仪式去唤醒人类的爱心,并建立一种能够开发人类情感的基本资源的新宗教——人道宗教。孔德的晚年就沉浸在建立人道宗教的幻想、自在人道宗教“大祭司”的兴奋,以及由下层失意者组成的教徒们给予的崇拜之中。年复一年,他确实离天国越来越紧,但是却离他原先设想的那个令人激奋的实证主义天地越来越远。

1、法国社会动荡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解决。也就是说,传统的思辩哲学无法解决当时法国的社会矛盾,法国出现了急剧的社会动荡与社会变迁。

(1)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8月26日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代表资产阶级的党派取得了政权,虽然产生了1791年的宪法,但是依然维护君主政体,平民没有得到任何好处,路易16继续当权。

(2)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推翻了君主政权,逮捕了路易16,于9月22日成立法兰西共和国,而此次掌权的是吉伦特派,代表着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3)1793年5月31日,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推翻了吉伦特派,颁布《雅各布宾宪法》,但是又保留了平民希望废除的《农业工人强迫劳动法》,人民非常不满,加上内讧,出现了问题。

(4)1794年7月27日,发动“热月政变”,热月党人发动政变,热月党人上台,社会秩序仍然混乱。

(5)1794年11月,发动了“雾月政变”,拿破仑上台。

从1789年到1794年,短短5年时间内,法国连年内战,社会需要安宁,而思辩哲学对此却无能为力!这样,创建新的学科——一门以实用为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成为必然。

2、16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已经有了发展,它的思维方式影响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强调注重观察与实验,追求知识的确实性或实证性。这种思维方式深深地影响着社会科学。

3、个人所面临的不幸:

(1)婚姻的不幸:1825年孔德与一名曾经做过妓女的女子结婚,但是此人却经常不辞而别,导致1826年孔德患有精神病而住院;以后,孔德与另外一名女子有过柏拉图式的爱情,但都是没有结果而终,这对他打击很大。

(2)学业的不幸:本来孔德师从圣西门,但是1824年,与圣西门发生了著作权问题而分道扬镳,师徒二人从此决裂。

(3)生活的不幸:生活困难始终是困扰圣西门的一个大问题。他除了做圣西门秘书的7年期间有固定的收入外,没有其它收入。他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写作以及做私人教学为主。这就使得他一直生活在窘迫的生活之中。

1857年去世。


2019年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章节讲义六

 

实证社会学的提出

孔德一直沿用的是圣西门的说法,社会物理学,但比利时统计学家阿道夫`凯特勒1835年出版了“论人和人类能力的发展”一书,并无意中加上了社会物理学论文的副标题。所以孔德仓促之中杜撰了社会学一词。

在他的理论中,实证的,就是科学的,就是可以验证的

1、实证主义

实证的含义

孔德是西方社会学史上最早把自己的哲学称之为实证主义的欧洲思想家。在孔德看来,实证的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是现实的,而不是虚幻的;(2)是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

(3)是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4)是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

实证社会学原则

孔德认为,社会学实证主义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

(1)方法论上追求自然科学主义倾向。孔德认为,社会学应当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并采用其它科学方法;它主要依据自然规律去解释社会现象;

(2)认识论上追求经验主义:孔德认为,社会学可以解释经验、感觉以及其它可实验性的知识或材料;

(3)追求价值中立:社会学作为一门实证科学,它只与“是什么”有关,而对“应该是什么”不感兴趣,因此,它是价值中立的。

“三阶段说”

圣西门早就说过,一切科学都从假说开始,经过由简到繁、由抽象到具体的发展而以实证结束。孔德对此进行了系统化,认为每一种知识、人类的发展都经过三个不同的阶段:即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以及实证阶段。

第一,神学阶段,这是人类思维的起点以及初级阶段。神学占据统治地位,人们往往追求事物的本源,把自己无法认识的对象都归结为“神”,这是一种虚构的状态;

第二,形而上学阶段,这是人类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人类乞求于抽象的实体,以抽象的概念、实体代替了神,运用形而上学解释一切;

第三,实证阶段,这是人类智力发展的最高阶段,人类努力寻求事物或现象的客观规律性和实证性。也就是说,人类不再探求宇宙的起源、不再探求“事物的原理与原因”,而努力发现事物的实际规律。

孔德认为,一方面,每一门学科的发展都要经过这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另一方面,不同学科之间的进化和发展也体现了这三个阶段,处于最高阶段的就是社会学。

当然,孔德这样划分有其积极德因素,那就是肯定了人类思想的发展性进步性;但是他划分这三个阶段也缺乏必要的、科学的依据。

16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十分强调观察和实验,要求知识的“确实性”或“实证性”,否定、抛弃空洞的,荒诞的中世纪经验哲学;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说,过去是“神学的时代”,现在是“实证的时代”。孔德的“实证”一词直接来腮于圣西门的著作中。孔德认为,19世纪的人类已

经进化到了“实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经验认识可以用于理解社会现象。

孔德依据这一实证主义原则,认为人类智力的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

正如他在书中P20所言:“我们的每一个主要观念,每一种知识都先后有三个不同的理论状态;神学状态或虚构状态、形而上学状态或抽象状态、科学状态或实证状态。

“神学阶段”是人类思维发展的最初阶段,是人类智慧的必然出发点。在这个阶段,神学占统治地位,人类解释各种现象的存在,都归因于生命体或与人类相似的力量。在这一阶段人类智力的特征是自由幻想,寻找事物现象的根源,探索万物的内在本质,追究事物的最后原因,即要求获得绝对的知识。于是,人们对自己所不能及的情况,便求助于超自然的力量——神,用神来解释探究世界上各种现象的原因‘在此阶段,早期的科学知识也是受神学统治的,天文学表现为占星术,化学表现为炼金术,学科知识完全是虚构的,没有科学性。

“形而上学阶段”,是人类思维发展的过渡性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乞灵于抽象的实体,以形而上学(超经验)的抽象概念代替了超自然的“神力”,用形而上学来解释一切,以求获得关于事物的本质的绝对知识。在此阶段,科学知识受形而上学的支配,力求在经验的自然现象背后寻找抽象的物质或精神的本性,各种科学知识都是形而上学的抽象概念构成。形而上学,有两个含义 

1. 先打个比方,一把直尺插进水里,你的眼睛看见那把直尺是弯的。但是,你关于直尺的知识与你的光学知识告诉你:直尺不是弯的,是直的,你之所以看见它是弯的,是因为光的折射现象。 

你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 

形而上学,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我们可以想,当我们用自己的感官去看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是否也是像那把直尺一样,不是把它的本质正确地呈现给了我们、我们所看到的是不是只是这个世界的表象而对它的本质一无所知或有所误解?所以,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世界的本质。对于这个问题有各种回答,比如: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世界的本质是某种观念、精神,世界是从上帝那里流出来的,等等。 

这个就叫做“本体论”,也就是狭义上的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还有它广义上的含义。既然说,形而上学的任务是研究世界本质的,那么就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有没有能力研究世界的本质?如果说有能力,那么,应该用什么办法去研究? 

对于前一个问题,有人回答说:“我们有能力研究世界的本质。”(可知论)有人说:“我们没有这个能力。”(不可知论)对于后一个问题,有人主张必须通过理性的逻辑推演去认识世界的本质(理性主义),有人主张必须通过直观经验去把握(经验主义)。 

这个就是“认识论”,广义上的形而上学,应该包括本体论和认识论。 

广义上说,研究超越感性经验存在的学问,都可以叫做形而上学。 

2. 在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人的著作里,“形而上学”,还有另外一个意义。 

先说个古老的问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统的思维方式,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是: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所以,这个世界上如果不是先有鸡,就是先有蛋。然而,这种思维方式在这里陷入了窘迫之境:如果先有鸡,那么这只鸡是怎么孵出来的呢?如果先有蛋,那么这个蛋是怎么生出来的呢? 

科学的回答是:这个世界上,鸡不是从来就是这样的鸡,蛋,也不是从来就是这样的蛋。而是在生物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这样的形态的。这就跳出了非此即彼的思维怪圈,完成了一个“对立统一”,解决了这个问题。 

传统的那种思维方式,叫做“知性思维”,也可以叫做“形式逻辑思维”,用这种思维考虑问题,就不可避免会陷入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那样的两难处境、得出自相矛盾的、混乱的答案。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四个著名的二论背反(也就是类似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之类的问题,这类问题的特征就是:他的两个相反的答案都可以得到充分的证明),指出这个问题。他把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归结为:人类的理性不可以认识客观世界。 

黑格尔则反对康德的不可知的观点,他提出,如果跳出非此即彼的思维怪圈,就不会陷入矛盾、混乱。这就是辩证法。 

与辩证法相对的那种“知性思维”,则被恩格斯叫做“形而上学”。列宁、毛泽东,也沿用了这个用法,所以,中国的政治课本上,对“形而上学”的解释,依然是第二种解释。不过,现在学界使用“形而上学”这个词时,一般是采取第一个含义。

“实证阶段”,人类智力发展的最高阶段。在这一段,人类只观察各种现象,并找出各种现象之间在某个时期或过去可能存在的经常联系。他不想找出事情的缘由,而只是想找出支配各种现象的规律。就是说,在这个阶段人们不再以虚构的超自然的主体或抽象的原则来解释经验现象,“不再探索宇宙的起源和目的,不再求知各种现象的内在原因”。而把知识“局限在经验事实的范围内“,以“发现现象的实际规律”,即发现它们的先后不变的关系和相似关系。所以,这一阶段的科学知识都是经验的、实证的知识。

为此,孔德认为,人类知识从神学时代到形而上学时代,进而到实证时代是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相互联系,有序科学的等级体系发展的过程。

“整体大于局部”

他认为社会就像生物体一样,整体是大于局部的。也就是说,某一特定的生物现象只有在与整个机体相比之下才有自己的意义并得出解释。如果硬是人为地把某一成分从某一生物体中割裂开来,那么所能得到的只是一种无生命的物质。作为有生命的物质,这种物质是全面的和完整的物质。

孔德将这种“整体先于局部”的思想移植到社会学方面来:一方面强调,我们对某一特定的社会现象应放在整个社会之中去加以认识与理解,另一方面又强调,我们也应该注重对整个社会的研究,才能正确地认识与理解某个特定社会的宗教情况或国家的确切形式。例如,19世纪法国社会的情况.只有把这个时期置于法国历史的持续发展中才能理解。法国王胡复辟只有通过大革命才能理解,而大革命也只能通过几个世纪的君主政体来理解。神权和尚武精神的衰落只有从过去的好几个世纪中找出其原因才能得以解释。再比如:教育子女问题上东西方的差异。

一句话,只有研究社会整体的本身才能理解社会整体的部分,只有研究历史的全部变化才能理解某个时期的变化。

孔德还认为,作为生物学范畴里的单一有机体和作为社会学范畴的社会有机体,二者之间具有一致性:生物有机体可以分解为元素、生理组织、生理器官;社会有机体可以分解为家庭(细胞)、阶级(社会等级、特有的组织)、城市和公社(器官)。
 

2019年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章节讲义七

 

实证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在孔德看来,社会学是一门纵貌历史的科学,它既从历史的角度研究人类社会曾经发生过的社会历史事实(存在过的东西).又要注重研究目前现实社会存在的社会问题(目前存在的东西),而且从决定论的必然意义上来说它还应当研究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将会存在的东西),这样才是合乎逻想的。正因如此,孔德指出,“社会学比任何其他科学都重要。此外,唯有它才提供逻辑和科学的环节,

借此我们对现象的其他各种不同的观察能够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孔德主张以自然科学的“实证精神”来建立社会秩序,顺应自然科学发展的韧流,创立一门新学科——实证社会学。另外,从孔德创造的“三阶段说”,我们还可以看到,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实证哲学和实证社会学的地位.把它与近代实验科学相提并论,说明它是“最后完成”的员完备的科学理论。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关于社会学概念的提出和为之建设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努力,无疑是孔德对社会学的贡献。

社会秩序论

他的社会秩序论主要集中在他的著作《实证政治体系》一书中。主要分为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两个部分。社会静力学主要研究的社会秩序论。

1、提出的背景

孔德的社会静力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的基本秩序及某个特定整体的各个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社会静力学旨在揭示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它是从社会的横断面,静态地考察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寻找确立和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存和秩序的原则。

 孔德之所以要寻找和确立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存和秩序的原则,是因为,当时法国正处于大变革的时期。社会的动荡和无序是人们失去了生活的基本准则。而他认为这种准则的稳定,是保证真正的社会秩序的首要条件。因此他主张要“重建社会秩序”。

2、主要内容

孔德的静力学在逻辑上包括两个部分:人性结构和社会性质结构。

(1)孔德认为,人性支配人类的活动。他试图借助对人的本性的解释去了解社会历史,并在人性中找到社会秩序的根基,找到维持人类社会秩序的价值原则和道德力量。

(2)孔德认为,人性具有双重或三重性质。它由情感、活动和智力构成。

情感是人类的灵魂,是人的行为的动力。情感的发展历史就是人性的利他主义的发展过程。

活动是由军事阶段转为工业阶段的过程。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从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变为人对自然的战斗。

智力的历史是从唯物主义向实证主义发展的历史。

(3)孔德强调,人类行为是受情感“支配”与“决定”的。同时,它决定着社会的起源与性质。情感可以区分为利已主义的和利他主义的。

孔德还强调.非利己主义,即利他主义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他指出.利他主义有三种裹性:(1)敬慕(人与人之间的平等),(2)祟敬(儿子对父亲、学生对老师、下级对上级),(3)仁爱(爱藏与崇敬行为酌扩展),即在人类宗教中发扬光大的“仁慈之受”。人性的这些裹性维持着社会秩序。孔德在说到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的关系时指出,人首先是利己的,其次是利他的,进而发屁成无私和友爱。他说,人类早期是利己心超过利他心.因而野蛮人要互相残杀。资本家之所以要拼命剥削,工人之所以要罢工,进行斗争,社会之所以动乱,其原因就是利己思想超过利他的思想,随着文化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利他的思想逐渐有了发展,达到利己心和利他心的一致和谐。维持人类社会的共存与秩序。为了说明这一点,他以家庭为例。

在孔德看来,家庭就是人性中实现利己心和利他心和谐一致的一种形式.也是实现“社会协调”的最基本的方式。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员基本单位。家庭联结过去和未来,“在家庭里,人类有历史持续性的经验.并掌捏了文明条件,会把物质财富和精神知识一代一代传下去”,使得社会得以延续下去。

 孔德指出,家庭是人以自然的情爱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个初级群体,是两性的结合,又是父母、子女等亲情的结合。在家庭里,兄弟间、姊妹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子女对父母的关系是祟敬的关系,父母对子女的关系是慈爱的关系,丈夫和妻子的关系是复杂的指挥和服从的关系。在家庭里,感情是主要的,智力是次要的,彼此应有合作互受精神,又要有顺从原则。家庭成员从利己的动机出发,结果是既爱自己又爱家人。这样一来。人性中的利己心与利他心两重性达到了一致与和谐。孔德认为,这种关系扩展到社会,社会就可能实现和谐一致。

(4)社会毕竟与家庭有区别。家庭关系是靠家长调节,社会关系则是由政府调节。社会在本质上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基础上的爱好群居人们的“合作’。孔德强调.在社会中智力是主要的,人们是在共同的愿望、信仰、倩感、意识、道德规范和社会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社会合作”的。要是非分明,要公正和公平。各阶级的人们认同现有的秩序。一切社会问题的解决都应从“普遍的爱”、“普追的同情”的原则出发,而绝不应从破坏现有的秩序出发。

(5)孔德认为,宗教缔造社会秩序。它永远具有使人类集体或个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特点。宗教可以调节人类内部生活,把人类联系在一起,在共同的信仰的支配下,共同生活、共同行动。在孔德看来,正是宗教用无私和仁爱对人们进行格神和道德教育,克服利己思想,彼此友善合作。他说,社会需要宗教,它是一种能巩固和节制俗权的教权。所以,每个政府为使统治和服从神圣化并加以控制都要支持宗教。由此可见,在孔德的社会静力学中.把宗教看成是人类最高教义,人类社会关系的主要准则,是人类社会“共存和继续”、“秩序和进步”的保证。

(6)孔德还认为,语言、所有制和社会组织(社会劳动分工)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社会历史能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语言在人类精种生活中起着根本的作用。孔德认为,在现实社会中,语言是人们学习社会规范和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人类通过语言这一载体把先辈的思想和文化继承下来,传给“新的合作者”,而使社会秩序延续下去。

在孔德看来,社会秩序也依靠与其有关的劳动分工与经济合作。个人进行经济活动以满足自身的需要。然而.随着劳动分工的出现,每个人在参加经济活动中,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从而进行合作,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新的社会联系。劳动分工促进了工业发展,专业化的相应发展也促进了个人主义。同时,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增强了。因此,高度发达的劳动分工造成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使一个复杂的社会有了稳定的秩序。“小结:

(1)静力学相当于解剖学;

(2)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是社会的基础。孔德认为人的本性有两种:利己心和利他心。社会之所以动乱,就在于利己心大于利他心。所以,只有随着社会的发展,利己心等于利他心社会才能够稳定;

(3)家庭是利己心与利他心相结合的地方,这是由于在家庭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通过家庭结成小群体;

(4)家庭分工与合作就结成了社会,但是家庭的功能比较单一,而社会功能比较复杂,所以必须要进行社会控制,才能保证社会的协调发展;
 

2019年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章节讲义八

 

社会变迁论

孔德不仅对社会有静态的描述,而且也对社会的动态发展有着比较系统的研究。他的社会动力学是从社会纵的方面,动态地研究社会的变迁与进化的。‘动力学从属静力学”。静力学和动力学提出“进步就是秩序的发展”。

孔德根据“人类智力发展的根本规律”,将人类社会变迁与进步的历史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军事阶段、过泼阶段、工业阶段。

1、军事阶段——神学阶段,它从远古至中世纪早期。这一时期,政治上宣扬“君权神授”,政治制度是“君主专政”。城邦的建立和土地制度的确立,就是这—征服制度的产物。人们在征服制度的统治下,为着共同好恶的利益,对神灵和军事长官无限的崇拜。军事阶段是军事、战争为主的古代社会。

2、过渡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孔德认为,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用防御性的军事组织代替进攻性的组织,用抽象的概念及原则取代神学,由对神灵与军事的崇拜转向对自然与科学的崇拜。总之,在这一时期,由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使社会由神学阶段到形而上学阶段逐步地向实证社会过汉。这一时期,是以自然法学理论为根据的重视人权和法制的社会。

3、工业阶段(实证社会)——实证阶段,它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顶峰。工业发达,“把注意力从剥削其他社会转到开发自然上来了”。追求实证知识,即既用实证方法研究数学,天文、物理、化学

和生物,又延伸到思想的其他方面。在他看来、工业社会的这些特点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则就是发展财富,谋求最终的利益。他构想未来的社会(实证社会)是劳动至上、劳动价值至上的社会.社会将会由牧师、银行家和企业家共同管理。

 孔德除了把以上所分析的理性因素看成是社会发展动力之外,还特别注意到影响社会进步与变迁的其他的一些因素。他认为,死亡、人口、种族、气候、道德价值的精神和政治活动等,对社会的进化都有影响作用。

小结:

孔德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是有规律的,与人类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相对立,社会变迁也应该有三个阶段:

(1)军事阶段(中世纪之前):强调君权神授,以城邦制为基础,人们对神、君主无限的崇拜;

(2)过度阶段(中世纪至工业革命):由君主制逐渐走向共和制;人与自然的矛盾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人类开始设法征服、掠夺自然;到了过渡阶段的晚期,实业家逐渐成为社会的精英;

(3)工业社会(16世纪以来):产生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利润;人类设法开发资源;资本家、实业家成为社会精英;劳资矛盾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关注新疆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新疆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