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自考中国近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一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新疆自考中国近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一
第一章近代中国社与中国近代文化
1.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自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这是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恰切概括。近代社会的80年,是中国二千余年的封建政治制度动摇崩溃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解体的时期,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和新兴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反抗外来侵略、反对封建专制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高涨的时期。
2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动荡与危机。近代80年,中国社会一直处于前所未有的动荡与危急之中,这突出地表现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也表现为近代社会严重的阶级对立。
民族忧患意识与探索。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帝国主义的侵入,西方列强与封建中国的强弱之势表现得日益明显。“天朝大国”夜郎自大的迷梦被残酷的现实所粉碎,有识之士纷纷起而探求中国的出路。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新进的中国人怀着深刻的忧患意识探寻民族出路的历史。
从封闭到开放,向西方学习。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以看做是中国社会由长期的封建闭关到走向开放的历史,是向西方学习的历史。这种开放,是由不自觉、被迫走向自觉、主动的,这种学习,也经历了一个逐渐明确、深化的认识过程。
3中国近代文化精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求变,民族进取精神的复苏。致用,知识阶层的求实之风。科学与民主精神的发扬。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精神的恢宏。
4近代文化精神对近代文学产生的影响。
文学进化思想的确立。文学观念和文学格局的变化。爱国主义的伟大主题。语言与文字 ,文学的通俗化倾向。
5近代文学的爱国主义精神与以前有何不同?
中国文学木来就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近代社会矛盾的特殊性,使近代文学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与前不同的时代内容。由于封建制度己进入末世,加以外国列强侵略,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所谓内不强则贼入,木朽蠹生,社会危机与民族危机相互激荡,因而,爱国主义在近代,表现为两个互相联系的大方面:一是揭露和批判封建末世的黑暗与腐败,呼吁社会变革,从唱出封建社会的挽歌,到写出否定封建制度的檄文。一是揭露和抨击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野蛮侵略,砺扬民族精神,呼吁抗得外侮,而且,这两大方面,在文学作品中也常常是结合为一体,愤当朝之腐败,恨外强之欺凌,形成近代文学惊天地泣鬼神的堂堂正气和普遍存在的苍凉慷慨的格调。可以说,爱国主义在近代文学中,是一个超越了文学流派界限的普遍主题。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在近代文学的各个领域中,几乎都得到了表现。
第二章中国近代文学发展阶段及其持点
1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可分几个时期?为什么要分这儿个时期?
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可分四个时期,即中国近代文学的发轫期、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期、中国近代文学的低潮时期与中国新文学的萌芽。把近代文学分成这四个时期,便能将中国近代文学在急剧变化的大动荡时代所经历的萌芽、发展和衰微等不同发展阶段明晰地梳理出来,反映出中国封建时代文学蜕变与近代化的过程。
2近代文学的分期原则。(标准)
从鸦片战争到“五些”运动这八十年的文学史,我们是按照以文学发展为依据并参考历史发展的文学史分期原则,在参考历史发展时,既考虑政治斗争、经济变化,也考察思想,文化的演变。在考察文学本身的发展时,也全面考察各种文学不同的发展情况,从文学思潮的嬗变和寺歌、散文、小说、戏曲创作不平衡的状态中,找出某一种文学思潮和文学创作所代表的整个文化发展的方向,从而确定文学史的分期。
3中国近代文学的发轫期,文学创作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从鸦片战争到19世纪70年代初这一时期,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民族矛盾加剧,时代动荡不安,新的思想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反映在文学上也就出现了反对模拟,主张文学为政治服务的新的文学观点,文学创作也开始出现新的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1)以龚自珍、魏源为代表的“经世致用”的散文和揭露现实关怀时事的寺歌,张维屏、朱琦、林昌彝等反映鸦片战争表现爱国思想的诗篇,以及冯佳芬反对桐城“义法”,表现改革思想的诗文,都与鸦片战争前的文学不同,反映了近代的社会矛盾和时代精神。(2)太平大国的革命诗文,冲破封建传统文学束缚,表现出“朴实明晓”的风貌,直接为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斗争服务。
(3)优秀的民间文学,更以瞅谣和故事传说等形式,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的基木内容。
4中国近代文学发展期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
从四世纪70年年初到甲午战争这一时期,是近代文学的发展期。从文学本身的发展来看,文学想着自觉革新的道路迈进了一大步,发生了更大的变化。代表着一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的是诗歌与散文,它们表现出时代进步思潮的方向,诗瞅创作与现实斗争结合史为紧密,写作题材与方法都出现新的因素,如黄遵宪、康有为、严复、刘光第等作家的创作。诗歌创作的某些革新倾向,成为后来“世界革命,的先导。散文创造方面,一批早期维新派作家如王韬、郑观应、薛福成、黎庶昌等,他们不但否定桐城派古文,而且出现了突破桐城派藩篱的某些倾向,同时亦扩大了散文的题材,而且语言流畅通俗,叙事明白,说理透辟,为后来梁启超的“新文体”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5近代文学的繁荣出现在什么时候,它与时代思潮的关系怎样?
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是近代文学的繁荣时期。近代文学与时代思潮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这一时期,由于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的进一步勾结,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空前高涨。在近代文学的繁荣时期,经历了中日甲午战争、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地进行了英勇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显示了中华民族酷爱独立、自由,反抗侵略、压迫的斗争精神。文学是时代的放映。近代文学的繁荣时期文学创作方面的成就,首先受维新思潮、民主革命思潮的影响,使文学创作适应维新运动和民族民主革命的需要,起宣传鼓动作用。其次,政治的改革促进了文学领域的改革,而文学对政治革新也起了重要作用。近代文学革新运动如“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直接影响了近代文学的繁荣。
6近代文学繁荣的标志
繁荣的标志是:0)文学观念更新迅速;(2)文学理论成就突出;(3)文学创作非常兴盛。
7辛亥革命后,近代文学出现低潮,表现在哪些方面?
辛亥革命后,由于思想文化上出现了倒退,尊孔复古思想大肆泛滥,在文学上之出现了低潮。表现在:(1)小说创作的堕落。黑幕小说大行其道,它是军阀用来揭露与攻击政敌的工具,也是少数文化流氓用来敲诈钱财的手段。此外,翻译的外国侦探小说大量流行以及新武侠小说兴起。这些小说情节荒诞离奇,投合无力反抗现实、幻想奇迹出现的小市民口味。(2)诗文创作出现逆流。“同光体”统治了诗坛,“南社”逐渐解体:桐城古文与骈文沉渣泛起。(3)喜剧走向没落。京剧改良未获发展;脱离现实的古装戏盛行于北方:宣传色情凶杀的“新戏”遍及南方舞台;话剧也迎合庸俗趣味而失去正确方向。
8为什么说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是中国封建时代文学的蜕变与近代化过程?
因为二千多年来的中国古代文学,产生过各种各样的文学体裁、文学流派和文学理论。
但就文学思想来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占统治地位,所以文学思想的本质,变化不大。从文学形式看,不论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经过长期的演变,大致都形成为固定的模式,其成就己达到难以逾越的高度。至清代《红楼梦》、《儒林外史》以后的文学作者,除了摹拟古人一途以外,就很难找到别的出路了。到了鸦片战争为起点的近代,封建社会解体了,占统治地位的封建主义面临崩溃。随着时代的风云,社会的变化,人民的需要,自文学启蒙,到文学革新,到文学鼓吹革命,自然要求文学摆騰封建主义的束缚,从僵化的古诗文中解放出来,尽管这种解放是有限度的,不彻底的,但从内容到形式,从思想到方法,都有所革新,并对文学的社会功能,作了重新的估价。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转折,也标志着中国近代文学具有许多既不同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学,又不司于“五四”以后新文学的特点。这就是封建时代文学的蜆变过程,也是中国文学近代化的过程,即是反帝反封建和爱国民族民主主义文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9中国近代文学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这一基木性质是由什么决定的?
基本性质是反帝(反殖)反封建的民族民主文学。这一基本性质是由这一时期进步文学的基本内容,文学的主流及文学的基木主题决定的。
10近代文学新的时代主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具体表现:(1)对渐趋崩溃的封建社会进行历史的批判和反侵略的爱国主义文学潮流的形成。(2)近代爱国主义显示出新特征,文学创作中形成了反殖民主义侵略同反腐朽封建统治相结合的新特点,淡化了反侵略爱国思想中的“忠君”观念,把人民作为反侵略英雄来歌颂。(3)有些作品萌发了很新的思想,即向西方学习的思想。(4)文学创作中的爱国主义主题总是同抨击清朝投降政策和专制统治、宣传民主思想结合在一起。
11近代爱国主义作品的新特点
近代文学中的爱国主义作品与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爱国主义作品相比,鲜明地有如下特点:(1)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维护祖国的独立和尊严。(2)爱国主义思想与民主主义思想相结合,既反侵略也反封建。(3)爱国主义思想与维新思想,革命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鼓吹革命。
12近代文学的多样性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中国近代文学的多样性特点,包括文学题材的多样性和文学体裁的多样性两个方面。在题材上,从空间范围来说,有海外题材,涉及到外国的历史、现实、自然科学以及异国风光、民俗人情等,如外国游记、外国人物传记、打发外海观感的诗作、反映外国历史和现实变革的史诗(黄遵宪《日本杂事诗》)等:也有国内题材:国内的各次重大历史事件、各种社会生活、各种人物形象,都成为近代文学的描写对象。从内容范围来说,还出现了古代文学中所没有的许多新题材,如反帝题材、华侨题材、资产阶级维新运动题材、资产阶级革命运动题材、外国现代生活题材等。在文学体裁上,也是多种多样,在传统文学体裁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少新体裁,如新派诗,白话诗,译诗;新文体散文、白话散文:长、短篇白话小说,翻译小说:京剧、地方剧、话剧等。
13近代文学的复杂性有哪些表现?
近代文学的复杂性主要是指作家作品的复杂性。由于近代是一个急剧动荡的社会变革时期,政治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斗争异常激烈,而错综且复杂,新旧思潮回环交错,中西文化互相駐合,不仅一个派别内鱼龙混杂,变化万千,就是一个作家身上或一部作品当中,都出现了十分复杂的情况。如龚自珍、魏源、康有为、梁启超、林纾、曾朴、章太炎和南社的早期成员等。作家及其作品是这样,就一部作品来说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洪秀全演义》等亦是如此。总之,近代的不少作家,前期思想先进,后期则往往落后甚至反动。在思想处于先进时期,也往往掺杂着不少落后甚至反动的成分,在思想落后甚至反动的时期,有的也能保持民族气节,或在学术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4怎样理解近代文学的过渡性特点?
近代文学的过渡性特点,具体表现在两个方曲:( I )是创作方面,表现为:新旧杂处,文白并存。在思想内容上,维护封建统治的文学与反帝反封建的文学并存。在表现手法上,这一时期的创作,除了继承古代文学的传统手法之外,也吸收了外国文学的表现手法。例如诗歌的变革受西方浪漫主义思想的影响,追求崇尚个性、注重抒发的艺术主张。在感情表达上,史接近西方浪漫主义诗人,抒情主人公形象有了新。诗瞅形体上也发生了变革。冉如小说,由于翻译小说的熏,已触及对科学技术的描写,开始接受世界物质文明的成果,并丌始学习西洋小说的作法。在文学体裁上,旧体裁仍在发挥作用,新体裁也在陆续出现。在语言应用上,这一时期除继续使用文言来表现作品的思想内容外,还有“报章体”语言、方言及白话。(2)是文学思想方面,表现为:抱残守缺与观念更新同在。代表封建旧文化的文艺派别,如桐城派和宋诗派,与代表进步文化潮流,反映资本主义要求的文学派别,如维新派、民主革命派,他们之间表现除激烈的抗争。
15,中国近代文学特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有五个方面:
(1)政治斗争的需要。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阶级矛盾的激烈复杂,给文坛以巨大影响,使这个时期的文学具有不同于封建时代的鲜明特点。由于清王朝对外国资本主义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中国人民在反侵略的同时,又要反对封建王朝。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决定了中国近代文学的反帝反封建性。反殖、反帝、反封建成为中国近代文学最重要、最基木的主题。但由于近代政治斗争的复杂和激烈,也给近代文学作家及其创作带来了复杂性与过渡性的特点
(2)西方文化的撞击。外来文化的输入,古己有之,但西方文化的大量输入和中西文化融合,却始于近代。在当时中国遭受外国侵略,民族危亡日益加剧的情况下,西方文化思想涌进中国的舞台,极大地震动了当时的思想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学变革。中国近代文学题材的扩大,新人物、新意境、新思想、新名词的出现,新的艺术手法的吸取,都无不与西方文化的撞击有关。(3)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审美意识的变化。近代前期的经世致用思潮、中期的维新变法思潮、后期的民主革命思潮,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近代文学反帝反封建性、过渡性等特点的存在。另外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撞击,我国近代文学中的审美意识也陋之发生了变化。在文学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上,向着文学为大众、为民族、为人生的审美观念的飞跃和转化:在对艺术把握世界的规律问题上,由知性分析向艺术审美分析的转化;同时对通俗文学美学意义的认识,扩大了对审美范畴的探讨。这些审美意识上的变化,必然或强或弱地影晌着近代文学特点的形成。
(4)旧文学的没落趋势和翻译文学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到近代,有不少文学样式已日趋僵化,不能适应时代和人民生活发展变化的需要,这就促使了旧文学的逐渐衰亡。但另一方面,山于向西方学习的成果,不仅西方的自然科学、社会学说被介绍进来,而且西方文学也被介绍进来了。特别是翻译小说的兴盛,在精神上给予中国近代小说家以营养。因此,便从不同侧面促使了近代文学多样性、复杂性和过渡性等特点的形成。
(5)社会的急剧变化和读者群的扩大。中国近代社会的急剧变化和中国资产阶级的特点,使近代文学的复杂性和过渡性带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另外由于中国近代社会阶级结构的新变化,致使文学的读者群也日益扩大,逐渐形成以工、农、商、学、兵为主亻本的新的读者群。读者群的变化,影响了文学创作,而作家的创作也不断适应不同层次读者的不同欣赏趣味。在这种生产和接受的复杂交错,不断延续的过程中,形成它与古代文学不同的特点。
16略述中国近代文学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
历史地位可概括为:(1)宝贵遗产;(2)历史记录;(3)五四先导,即从多方面孕育着“五四”文学革命。第一,从“诗界革命”到新诗运动;第二,从“新文体”到现代散文;第三,从“小说界革命”到新小说的诞生:第四,从戏剧改良到话剧的产生。近代文学所发生的划时代变化,打开了封建阶级旧文学通向资产阶级新文学的大门。中国近代文学在创作和实践方面所提供的新东西,亻吏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突出的特殊地位。
重要意义可概括为:(1)现实意义,近代进步文学是我们今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近代史教育的宝贵材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教材。(2)认识意义。中国近代文学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这对于我们认识中国文学发展的连续性和文学革命的必然性,理解新文学的发展方向意义非常重大。(3)借鉴意义。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复杂的斗争和曲折的道路。新旧文学的冲突,中外文学的碰撞,不同艺术见解的分歧,都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中表现出来。深入考察并科学分析近代文学发展中的各种矛盾,正确阐明其规律,将为社会主义时文学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历史启示和借鉴。
17 “晚清文学革新运动”是怎么回事?
这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黄遵宪、严复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为适应政治改革的需要,提出的从整体上改革文体的理论。在思想文化领域倡导变革,强调诗文的口语化,提倡通俗文体,指出文学要为社会政治服务,主张吸收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并进行诗歌、小说、散文、吸取等些大文体的改革,先后提出了“诗界革命” “文界革命” “小说界革命”和“戏曲改良”繁荣戏曲创作的新局面,对促进中国近代文学的民族化、大众化都有积极的意义。
18白话文运动有哪些主张?提出了怎样的口号?代表人物是谁?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为适应政治宣传需要,在文学领域里掀起的一场改革运动,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视白话文为维新之木,并提出“崇白话而废文言”的口号,代表人物及主要报刊有裘廷梁的《无锡白话报》、林白水的《杭州白话报》、《苏州白话报》、《伊犁白话报》等不下数十种,白话文运动在无需变化和辛亥革命时期对制造革命舆论、传播爱国主义思想方面,起了进步作用。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xinjiangzikao.com)
《新疆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