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大学语文(专)》课程完整讲义(七)

发布日期:2018-05-23 12:26:36 编辑整理:新疆自考网 【字体: 【学历咨询】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送元二使安西》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

  王维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背诵本诗,概括并记忆本诗的情感内容;认知诗词的基本抒情方法和主要表现手法。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本首诗通过送别场面的细致描写,生动地表达出朋友依依惜别的深情厚谊。这首诗分为两层,前两句借景抒情,后两句叙事抒情。前两句先描写送行时的自然景色。诗

  人特地赶来相送,情深意切。刚刚下过细雨的早晨,浮尘不起,好像是大公作美,有意为远行的人清扫一路风尘。这表示对即将上路远行的朋友的关切。再写饯别的客店,青青的柳树,在细雨的滋润下也别有一番清新之色。诗中所描写的景物,处处蕴含着依依惜别的深情。

  诗的后两句写饯行告别,是借叙事抒情。诗人用“劝君更尽一杯酒”表明对朋友的关切与祝愿。结尾的“西出阳关无故人”,则畅想别后的情景,使人更加珍惜眼前的相聚。以此涵盖全诗,情致绵绵,韵味无穷。

  《登金陵凤凰台》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

  记忆李白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背诵本诗,概括并记忆本诗的情感内容;认知诗词的基本抒情方法和主要表现手法。

  诗人于天宝三载(744)因遭谗毁而离开长安,漫游各地。天宝六载(747)到达金陵,登临凤凰台,写下了这首杰作。诗人写登台所见,感叹大自然的永恒存在,感叹社会人事的迅速变迁,并由这一历史兴衰之感,引出对浮云蔽日、国事日非的忧虑。理解本诗时应注意对相关重点内容的把握。

  1.抒情方法

  本文运用借事抒情、借景抒情等多种抒情手法。诗开头两句借凤凰台的传说抒情写意,说明六朝的豪华侈奢已一去不复返。

  三、四句借事抒情写意,说明沉湎于奢侈生活的帝王、热衷权势的豪强,虽得意一时,却终将湮灭无存;五、六句借景抒情写意;最后两句则借象征手法抒情达意,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2.表现手法

  (1)运用对比手法,使主旨更加鲜明突出。

  诗中处处充满了自然与人事的对比和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三山、青天、长江、白暨洲,这些自然景物亘古不变,吴官花草、晋代衣冠之类的人事迅速更迭、变迁。六朝豪奢一时,终究衰亡;现实表面辉煌。实则“浮云蔽日”。

  (2)比喻、象征手法的运用,寓意深远,表情曲折。

  末句以“浮云”比喻奸佞小人,以“日”比喻皇帝,“浮云”、“蔽日”则象征着奸邪当道、蒙蔽君主。“不见长安”,则指贤者远离京城,不得进见,报国无门。

  《蜀相》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

  杜甫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背诵本诗,概括并记忆本诗的情感内容;认知诗词的基本抒情方法和主要表现手法。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记述诗人初居成都、寻访武侯词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诸葛亮的崇敬心情。因此,在理解本诗时需要从以下两点对抒情方法进行重点掌握,这是因为此诗运用了借景抒情和借事抒情。

  (1)借景抒情:“柏森森”渲染了庄严肃穆静温悠远的气氛,敬仰之情暗含其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字面上描写草堂碧草青青,春意盎然,黄鹏鸣叫,空作佳音;实际却

  是借景抒情,表示虽大好春色在前,自己却无心赏玩,同时又暗示此处少有人来,饲堂寂寞冷清。情因景生,突出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2)借事抒情:“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写诸葛亮的功绩和为人;这两句借事抒情,包含着诗人对诸葛亮一生的高度评价。末两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也是借事抒情。

  《枫桥夜泊》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

  张继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背诵本诗,概括并记忆本诗的情感内容;认知诗词的基本抒情方法和主要表现手法。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通过夜泊枫桥见到的江南水乡秋夜特有的景色,抒发诗人旅途中的愁怅心情。

  在理解本诗时要注意对抒情方法掌握,这是因为此诗全篇借景抒情,主要特点是“诗中有画”:残月、栖鸦、霜天、渔火、枫林、远寺、夜钟、客船,有声有色,远近相接,层次分明。而画中的主体则是漂泊异乡、黯然失魂的诗人。

  《游子吟》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

[1]     


关注新疆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其他人还看了:
免责声明

《新疆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新疆自考-便捷服务

自考《大学语文(专)》课程完整讲义(七)

编辑:新疆自考网  时间:2018-05-23 12:26:36  阅读(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送元二使安西》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

  王维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背诵本诗,概括并记忆本诗的情感内容;认知诗词的基本抒情方法和主要表现手法。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本首诗通过送别场面的细致描写,生动地表达出朋友依依惜别的深情厚谊。这首诗分为两层,前两句借景抒情,后两句叙事抒情。前两句先描写送行时的自然景色。诗

  人特地赶来相送,情深意切。刚刚下过细雨的早晨,浮尘不起,好像是大公作美,有意为远行的人清扫一路风尘。这表示对即将上路远行的朋友的关切。再写饯别的客店,青青的柳树,在细雨的滋润下也别有一番清新之色。诗中所描写的景物,处处蕴含着依依惜别的深情。

  诗的后两句写饯行告别,是借叙事抒情。诗人用“劝君更尽一杯酒”表明对朋友的关切与祝愿。结尾的“西出阳关无故人”,则畅想别后的情景,使人更加珍惜眼前的相聚。以此涵盖全诗,情致绵绵,韵味无穷。

  《登金陵凤凰台》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

  记忆李白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背诵本诗,概括并记忆本诗的情感内容;认知诗词的基本抒情方法和主要表现手法。

  诗人于天宝三载(744)因遭谗毁而离开长安,漫游各地。天宝六载(747)到达金陵,登临凤凰台,写下了这首杰作。诗人写登台所见,感叹大自然的永恒存在,感叹社会人事的迅速变迁,并由这一历史兴衰之感,引出对浮云蔽日、国事日非的忧虑。理解本诗时应注意对相关重点内容的把握。

  1.抒情方法

  本文运用借事抒情、借景抒情等多种抒情手法。诗开头两句借凤凰台的传说抒情写意,说明六朝的豪华侈奢已一去不复返。

  三、四句借事抒情写意,说明沉湎于奢侈生活的帝王、热衷权势的豪强,虽得意一时,却终将湮灭无存;五、六句借景抒情写意;最后两句则借象征手法抒情达意,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2.表现手法

  (1)运用对比手法,使主旨更加鲜明突出。

  诗中处处充满了自然与人事的对比和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三山、青天、长江、白暨洲,这些自然景物亘古不变,吴官花草、晋代衣冠之类的人事迅速更迭、变迁。六朝豪奢一时,终究衰亡;现实表面辉煌。实则“浮云蔽日”。

  (2)比喻、象征手法的运用,寓意深远,表情曲折。

  末句以“浮云”比喻奸佞小人,以“日”比喻皇帝,“浮云”、“蔽日”则象征着奸邪当道、蒙蔽君主。“不见长安”,则指贤者远离京城,不得进见,报国无门。

  《蜀相》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

  杜甫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背诵本诗,概括并记忆本诗的情感内容;认知诗词的基本抒情方法和主要表现手法。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记述诗人初居成都、寻访武侯词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诸葛亮的崇敬心情。因此,在理解本诗时需要从以下两点对抒情方法进行重点掌握,这是因为此诗运用了借景抒情和借事抒情。

  (1)借景抒情:“柏森森”渲染了庄严肃穆静温悠远的气氛,敬仰之情暗含其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字面上描写草堂碧草青青,春意盎然,黄鹏鸣叫,空作佳音;实际却

  是借景抒情,表示虽大好春色在前,自己却无心赏玩,同时又暗示此处少有人来,饲堂寂寞冷清。情因景生,突出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2)借事抒情:“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写诸葛亮的功绩和为人;这两句借事抒情,包含着诗人对诸葛亮一生的高度评价。末两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也是借事抒情。

  《枫桥夜泊》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

  张继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背诵本诗,概括并记忆本诗的情感内容;认知诗词的基本抒情方法和主要表现手法。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通过夜泊枫桥见到的江南水乡秋夜特有的景色,抒发诗人旅途中的愁怅心情。

  在理解本诗时要注意对抒情方法掌握,这是因为此诗全篇借景抒情,主要特点是“诗中有画”:残月、栖鸦、霜天、渔火、枫林、远寺、夜钟、客船,有声有色,远近相接,层次分明。而画中的主体则是漂泊异乡、黯然失魂的诗人。

  《游子吟》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

[1]     


关注新疆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新疆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